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知识1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一 正确 使用 标点符号 知识 常见 规范 用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知识1 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基础帮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与标号。常见的点号有7种,标号有8种。见下表: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基础帮说明:(1)点号的作用是点断,表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2)标号的作用是标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1.句号(1)表示陈述句句末的停顿。例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也用句号。例如:请把门关上。基础帮2.问号(1)一般疑问句句末用问号。例如:你要到哪里去?(2)反问句句末用问号。例如:难道对他我还关心得不够吗?(3)设问句的问句后
2、用问号。例如:(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基础帮(4)选择问句句末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例如: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鲁迅祝福)(5)生年、卒年不详或对其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例如:曹邺(816?),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基础帮3.感叹号(1)用在感叹句句尾。例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2)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句末用叹号。例如:祥林嫂,你
3、放着罢!(鲁迅祝福)(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句末也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呢!(4)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例如: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基础帮(5)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例如: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4.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和谓语之间须停顿的,停顿处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2)句子宾语较长时,宾语前面用逗号。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基础帮(3)状语在句首时,状语之后用逗号。例如:眨眼间,狂风裹挟着暴雨就呼啸着来到了眼前!(4)强调的成分(
4、句首状语、主谓倒装、后置状语、后置定语等)和其他成分之间,如需要停顿都要用逗号。例如:她随手打了他一下,轻轻地。怎么了,你?(5)某些次序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次序语)之后用逗号。一般用于逐条列举时。基础帮例如: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6)同位语之间的停顿,用逗号。例如:清华大学,中国最高学府,是学子们向往的地方。5.顿号(1)用在并列的词语、并列的短语之间。例如: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基础帮大地春回,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水碧山青
5、,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2)用在汉字数字的后面,表示次序语与正文的分隔。例如:何谓名著?一、名著是通俗的。二、名著是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的。三、名著言近旨远。四、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五、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基础帮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不加顿号)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加顿号)6.分号(1)复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78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