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一语言文字运用(Ⅰ)第5讲语言表达连贯(含补写语句)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三 部分 语言文字 运用 板块 语言表达 连贯 补写 语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一语言文字运用()第5讲 语言表达连贯(含补写语句)近几年语言表达连贯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句子复位题,可以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也可以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已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二是补写语句题,即根据具体的语段,写出语段中空格处的语句等。但不论哪种考查形式,连贯考查的都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知识导图精准突破一 句子复位式连贯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2、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原则1 话题统一无论句群、复句还是几个单句,如果构成一个段落,就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比如集中表述一件事情、一个场景、一种思想等。具体地说,这个段落讲述的内容(主旨、观点、思想)要统一,同时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要统一。(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典例1(2018全国卷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
3、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我的答案 选_解析:首先阅读文段,了解大意。整个文段论述了创新之于当代戏曲的重要性,而四个选项都是说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A项和B项将“当代戏曲的发展”放在前面,陈述重点与文段中心不符。C项和D项将“创新精神的缺失”放在前面,更能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而“制约了
4、”和“对起了制约作用”两种句式相比,前者表述更简洁明确。所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为C项。答案:C(二)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典例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A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D所以无论何
5、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我的答案 选_解析:本语段陈述的是人类到月球背面的梦想,“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而且应使用主动态。A、B两项前半部分陈述的主语是“人们”,还没说完,后半部分主语就成为“月球的正面”和“正面的半球”,而且采用了被动态表达,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排除A、B两项。D项“观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目前地球之外还没有发现有人类。排除D项。答案:C原则2 逻辑或事理相承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
6、种逻辑顺序或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典例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在行驶的地铁上看车窗外边,能够看到本应是墙壁的地方有接连不断的画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视觉保留。视觉对图片的分辨时间大于1/24秒,如果两个图片之间间隔的时间比1/24秒短,那么视觉上是分辨不出来的,默认为是连续的。二是依靠我们的想象。也就是大脑图像处理中枢,“脑补”了上一幅画和下一幅画之间的动作、表情的间隔,将其连贯起来。让地铁画面实现动起来的效果,还需要实现两个策略。第一,利用地铁的移动。(),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地铁匀速行驶阶段采用,保证画面的稳定性。第二,控制灯光照亮图片。这个过程
7、中,地铁在运动,灯光的明暗也是动态的,控制的目的是让相邻图片呈现的时间间隔小于1/24秒,达到动画效果。为了实现这种动态控制,需要有探测器感知地铁的运行速度,有控制器控制灯光明暗的频率,以配合好地铁的运行速度。A实现动画效果时,就要让地铁移动速度达到相邻图片呈现间隔小于1/24秒B当实现动画效果时,地铁移动速度必须使相邻图片小于1/24秒的呈现间隔C要让地铁移动速度使相邻图片小于1/24秒的呈现间隔时,才能实现动画效果D当地铁移动速度达到相邻图片呈现间隔小于1/24秒时,就能实现动画效果我的答案 选_解析:从括号前的内容看,括号中的内容应该从动车速度的角度表述,由此分析,括号中表述的内容应该是
8、地铁速度使相邻图片呈现间隔小于1/24秒;从括号后的“这种情况”分析,上句表述的应是“动画效果”,从逻辑的角度看,括号中的内容的后一句应是“实现动画效果”。A、B两项,先表述“实现动画效果”错误;C项,不符合语段表述的逻辑特征,即颠倒了主客体,因为语段是介绍图画如何动起来,图片要配合地铁,不是地铁配合图片。答案:D原则3 前后呼应前后呼应,指句子间要做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先“起”后“承”。典例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墨法苍润,干练流畅,全文234个字,蘸墨仅7次,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枯笔,每一笔都流露着强
9、烈的悲痛之感。文中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点画间牵丝映带,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通篇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的情感融为一体。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位袒胸露腹的老者形象,整幅画用笔豪放,墨色变化丰富多彩,质感强烈,给观赏者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画面虽然只详细勾勒了面部和腹部,其他地方大笔横扫,(),这就是“一笔藏万笔”的真实体现。A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却只用寥寥几笔B寥寥几笔之后,但其表现力却是无穷无尽的C寥寥几笔带过,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D为读者创造无尽想象空间时,却只用了几笔我的答案 选_解析:文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绍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又介绍颜真卿墨法的艺术效果和他的
10、情感融为一体;第二部分,介绍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墨色变化丰富,体现了“一笔藏万笔”的特征。前后两部分是对应关系,所以,填写括号内容时,可以按照对应关系的方式分析。从上下文看,括号内的内容应该是对“一笔藏万笔”的具体解说,即梁楷的这幅画是如何体现这个特点的,即绘画以少当多,用笔少而想象空间大。从文段的角度分析,C项中的“寥寥几笔带过”和上文“画面虽然只详细勾勒了面部和腹部,其他地方大笔横扫”形成对照,后句“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则与后文“一笔藏万笔”相关联。故C项最恰当。答案:C原则4 意境协调文段的画面、色彩、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
11、)。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者。典例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土家吊脚楼从整体布局看,可称为不规则弹性组群,房屋布局自由灵活。有的依山顺势,层叠而上;有的沿沟环谷,生动活泼;有的背山占崖,居高临下。加之这些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从而获得变幻的视觉效果,这与我国园林建筑中“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A山路的迂回曲折,常常使人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B山势的蜿蜒起伏,常常使人领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C山势的蜿蜒起伏,常常使人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D山路的迂回曲折,常常使人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9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1.出塞|西师版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