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浙江专用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届高三 语文 高考 专题 复习 课件 文言文 阅读 浙江 专用版
- 资源描述:
-
1、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浙江专用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明经 第:考取。B子无为嫌嫌:疑忌。C俾其守约束俾:使。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解析答案:D方:比拟,相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吾所不及B因极推引公之逮所由使也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逸则富以康D保邦于未危醉则更相枕以卧室西连于中闺解析答案:BA项第一个“所”是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地方”;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B项两个“因”都是连词,表顺承,意思是“于是”“就”。C
2、项第一个“以”表并列,第二个“以”表修饰。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意思是“在”;第二个“于”,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以翻译为“到”。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B文章描写李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解析答案:D不是“贬谪”,而是“后拜
3、侍中,兼太子宾客”,是升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诸 司 奏 议 悉 心 纠 驳 故 帝 委 之 或 时 移 疾 佗宰 相 奏 事 帝 必 问 与 文 瓘 议 未 若 不 者 曰 往共 筹 之。解析答案: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本 题 是 考 查 文 言 文 断 句 能 力。先 根 据“故”(句首语气词),“者”,“曰”及一些人物名词初步断开,然后细读。这段文言断句,前三句简单,后面有点纠缠。关键要抓住人物名词及“曰”等标志,逐层断句。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
4、用赠?(3分)译文:_(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译文:_答案:(1)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呢?(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解析文言翻译要字字落实,并注意句子中涉及的语法现象。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文语法往往是得分点。第(1)句应注意“若”、“施”、“焉”的翻译。“若”可以翻译成“至于”“像”,“施”应直译为“施展”,“焉”应译为“哪里”;第(2)句注意“抚”“监”“察”的翻译。“抚”可以译为“抚慰”“安抚”,“监”通“鉴”,引申为“教训”,“察”应译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