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9764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咬文嚼字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1、8 咬文嚼字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模具产业俗称“工业之母”,是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性行业,被经济学家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业内人士介绍,商品送达时,消费者要做的第一步是核对数量,很多售后纠纷源自验收时的粗枝大叶。在基博公司,像刘师傅这样才高八斗的技工很多,他们虽然还称不上“设计师”,却是“大国工匠”。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显示了美国固有的政治弊端使得精英们自鸣得意,自我封闭,也最易自欺欺人。“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对财会人员来说,财务账目上的锱铢必较反而是职业感和责任心的体现。这个节目更名背后并非简单咬文嚼字的结果,而是电视台与

    2、网播平台之间持续博弈的表现。A.B.C.D.答案 B 解析“点铁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B.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扩大,而东部地区的薪酬

    3、吸引力在下降,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东部地区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民工荒”现象。C.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D.新版物业条例将增加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被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坐视不管的,最高处以 3 万元以上罚款。答案 C 解析 A 项,主语残缺,在“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前加“这”。B 项,“劳动力”与“扩大”搭配不当。D 项,不合逻辑,“最高”和“以上”不能连用,“最高”是确数,“以上”是概数。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朱光潜的谈美一

    4、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 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 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 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 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 A.B.C.D.答案 A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比较选项入手。从横线后的句子“它不包含功利目的”看,只有句可以与之连接,这样可以排除 B、D 两项。再看 A、C 两项的语句组合,为一组,为一组,能与前文连接的是,故选 A 项。二、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5、 题。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算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

    6、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能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枯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

    7、。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会沉寂的。心界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到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脑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8、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4.下列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他的心界不够空灵而造成的。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答案 C 解析 A 项,“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并不能说“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B 项,将“感受”与“领略”两概念对等,原文“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D 项,并非感受角度不同,而是“同一美颜,同一和声,

    9、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5.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参考答案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感受;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便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解析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先分析每段各写了什么,哪几段组成一个层次,将各层大意归纳概括出来即可理出全文思路。6.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参考答案“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摒弃了益虫

    10、、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的含义。从“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领起的下文中抓住关键词句,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结合文中对“感受力”及“静”的解说,可知小林一茶的俳句中体现出来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三、表达能力提升 7.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的不同,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 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

    11、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 18 字(不含标点)。结论(1):(2):参考答案(1)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2)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解析此类题目与图表题中“根据图表写结论”属于同一类型。根据实验事实写出结论,首先要知道事实是什么,然后根据事实得出结论。8.下面是某校国学社社长李明向学校总务处借用场地的一则申请书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表达欠妥,请找出并修改。我是贵校国学社的一把手李明,打算于本周五 19:00 组织一次国学讲座,现在向总务处提出借用礼堂和相关设备的申请,恳请贵

    12、处予以落实。你们的鼎力相助,将会让本次活动更加顺利,对此本人不甚感激。参考答案“贵校”改为“本校”;“一把手”改为“负责人”或“社长”;“打算”改为“拟定”或“计划”;“落实”改为“帮助”;“不甚”改为“不胜”。解析“贵校”属于敬辞,不能用于第一人称;“一把手”“打算”属于口语,应改为相应的书面语;“落实”在此处用语不礼貌;“不甚”属于文言文词语,用在此处语意也不对。9.下面是某校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 70 字。参考答案社团举办活动需提前提交活动策划书给学社联分管副主席、主席和团委老师依次审阅,方案不可行即被否决,方案通过后则由

    13、社团负责人负责组织举办活动。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遵循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表述,解题难点在于对“学社联分管副主席”“学社联主席”“团委老师”部分应该综合叙述。教师篇资源链接 对“推敲”的再推敲 马冬勤 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朱光潜先生借用丰富的实例、敏锐的感受和细致的分析启示我们:无论写作还是阅读都应该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应该“随处留心玩索”“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深获教益之余,也想做一点文字推敲的尝试,尝试之一便是对咬文嚼字中“推敲”的再推敲。朱先生在讲到不同的字眼可以显示不同的意境时,分析了“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中“推”和“敲”的不同表现力。原文是这样

    14、的:“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朱先生提出了两点:从内容上看,“推”显示“僧”应是“步月归寺”,门是“自掩自推”,“冷寂”之中显出“僧”“自在无碍”的胸襟气度。“敲”显示出他是月夜访友寺中有人应门,破坏了这一份“冷寂”。从艺术表现上看,敲门声、宿鸟受惊声打破了周围的岑寂。但笔者的感想是:若仅就这两句诗论,朱先生的推断分析确实高

    15、妙,但若结合全诗,就不免让人产生异议了。原诗是: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从诗题看,这首诗所写的环境并非寺院而是朋友李凝的幽居之所。首联描写“幽居”周围的环境:杂草掩映的小路,荒芜的园子,极显幽静。颔联扣住“声”写访者“僧”(可理解为诗人设置的一个形象,也可将其视为诗人自己)敲门并惊醒树上的宿鸟。颈联写“僧”回归路上所见:走过桥头,能明白地分辨出月下田野里的不同色彩;轻风吹拂,云脚轻移,给人一种山石移动的错觉。尾联托出“僧”心中之幽情: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通篇看来,诗歌是抒写“僧”

    16、走访友人未遇的所见所感,门是李凝之门,并非“步月归寺”时推开自己先前掩上的门。既是拜访友人,还是“敲”字来得矜持有礼,若用“推”字,即使是再性情相投的朋友,也未免有些“鲁莽”了。再来分析一下诗中的声音。正因为周围万籁俱静,所以“僧”几下轻轻敲门声就显出了响亮,甚至惊动了树上的宿鸟,引起了鸟的躁动或“扑楞楞”起飞。这些声音似乎是打破了岑寂,实际上是以暂时的声响反衬长久的寂静。声音响过,周围又会恢复到万籁俱寂的状态中,岑寂感就会更加突出。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不是一样的道理吗?王维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张继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诗中宁静幽寂的意境都是以这种以声衬静的手法创造的。试想一下,如果用“僧推月下门”,一个“推”字,隐去了声音,就不会惊起宿鸟,来访者也就不会发现“鸟宿池边树”了,缺少了这声音点缀,周围就陷入一片静默死寂之中,少了几分生气和灵动,诗歌的幽美意境恰恰要大受影响了。(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976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