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测试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自己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句子是“飞鸟相与还”。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在铠甲上,一片金光闪烁的句子是“甲光向日金鳞开”。2.阅
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大自然若失去绿色,那lu露出来的便是尘土、岩石和沙漠,加上抛在荒野的垃圾和动物骨头,多么让人毛骨悚然!想那已消失的美丽的楼兰城,水草丰盈的罗布泊,还有那可怕的泥石流、大地震,一次次的人类大迁x;我们该反思的不是狂忘的“人定胜天”,而是尊重自然的“敬天畏地”。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有意要破坏自然,内心也并不坏,只是他们需要被唤醒,需要让他们意识到,自然也是有生命的,需要相互温暖。大自然更是一切生命的母体和根,没有了母亲,哪有新的生命;没有了根,哪有生命的源头。(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lu(裸)露毛骨悚(sng)然迁x(徙)(2)文中有错
3、别字的词语是“狂忘”,正确写法是“狂妄”。(2分)(3)“敬天畏地”中“畏”的意思是(C)(2分)A.畏惧,害怕B.敬重,佩服C.敬畏(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下列童话故事中,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的一项是(B)(2分)A.海的女儿B.豌豆公主C.拇指姑娘D.灰姑娘(2)(宁波中考改编)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根据你的积累,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五行山收孙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云栈洞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悟净4.(邵阳中考改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善待自然,我们生活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漠视自
4、然,人类将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新华中学八(2)班拟开展以“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2分)(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4分)示例: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美好家园(4分)(2)右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4分)构图要素: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英文字母ZHB。(2分)寓意示例: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山”“水”二字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英文字母ZHB
5、为“中国环境保护”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答出一点即可,2分)(3)小明爸爸为小明爷爷的九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爸爸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爸爸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爸爸。(要求:语言得体;50字以内)(4分)示例:爸爸,我不赞成放那么多烟花。其实,表示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帮爷爷实现他的愿望,在生活上多关心爷爷,或在爷爷生日那天种一棵纪念树,等等。放烟花既不能为爷爷带来任何好处,还污染环境,影响邻居。(4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18分)(东营中考
6、)植物会说话(美)丹尼尔查莫维茨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一样。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的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它还真中了圈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
7、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实验,印证了罗德斯的观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
8、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2张叶片第1张被甲虫啃啮过,第2张没有;第3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4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气相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1、第2、第3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4张叶片周围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他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
9、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4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结果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
10、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以便做出反应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
11、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有删改)5.“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什么?(6分)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有些植物能够对空气中其他植物释放的信息素做出响应,从而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之间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每点2分,共6分)6.简要说明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总结戴维罗德斯等人的发现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出马丁海尔对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实验。(每点2分,共4分)7.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2、4分)示例一:举例子。介绍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戴维罗德斯、马丁海尔等人的实验,都写出了实验的具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结论,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力。示例二:打比方。第段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一句,说明了叶片受到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的真相。形象贴切,生动有趣。(方法1分,举例1分,作用2分;共4分)8.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4分)示例: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马丁海尔没有盲目跟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荷花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