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20年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1311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年高 语文 琵琶行 课时 作业 解析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1、第6课琵琶行并序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快速B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意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D却坐促弦弦转急转:转变答案B解析A项快:畅快。C项暂:忽然,一下子。D项转:更,越。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均为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A项动词,说/名词,字。C项动词,命名,题名/名词,性命。D项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轻/形容词,轻柔。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均为介词,在。A项介词,替/动词,是。B项连词,因此,于是,就/名词,原因,机缘

    2、。D项连词,和/介词,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答案B解析A项古义:突然发出。今义:冲出;鼓出来;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C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D项古义:以前。今义:向着前方。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遂命酒A商人重利轻别离B歌以赠之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D砯崖转石万壑雷答案B解析例句和B项均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C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6下列各句中的省

    3、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A送客(于)湓浦口B使(之)快弹数曲C沉吟放拨(于)插弦中D感(于)斯人(之)言答案C解析应为“沉吟放拨插(于)弦中”。7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B白居易是中唐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C白居易诗歌的双璧是琵琶行和卖炭翁。D放在文章开头的叫序,放在结尾的叫跋。答案C解析应是琵琶行和长恨歌。8阅读端正好,将琵琶行并序(第一节)仿写成端正好。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琵琶行并序(第一节):浔阳江头夜送客,

    4、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答:_答案(示例一)秋风起,夜无边,江浸月,枫荻乱飞。带不走离别滋味,让我一夜醉。(示例二)秋瑟瑟,夜沉沉,月茫茫,马蹄乱狂。劝君举杯洗愁肠,满壶是离伤。9对下面诗句进行扩展,使其更加丰富、形象,扩展后的文字不少于100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答:_答案(示例)天边挂着一轮孤月,似罩上了几分淡淡的云霭,又像蒙上了挥之不去的层层雾障,总是那么不透明。江风袭来,枯败的枫叶纷纷滑落,漂浮在江面上顺流而下,几朵破败的荻花也随风瑟瑟地抖动着,风过后,枝干光秃秃的,留下几分孤寂。在一片寂寞的氛围中,我送客人来到了浔

    5、阳江头。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_。门前冷落鞍马稀,_”。(2)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表现热烈紧张的场面的句子是“_,_”。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3)诗中不止一次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4)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

    6、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

    7、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寻声暗问弹者谁()(2)弦弦掩抑声声思()(3)间关莺语花底滑()答案(1)悄悄(2)低沉抑郁(3)形容鸟声婉转12下列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神地写出了琵琶女羞涩的神态。B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见客。C准确地写出了琵琶女此时的羞涩、犹疑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还暗

    8、示出她的无限的幽愁暗恨。D写出了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演奏时十分拘束的神态。答案C解析A、B两项表述不全面。D项“心怀畏惧”“拘束”的表述不正确。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的弹奏动作,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给人以“耳不暇接”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答案C解析“大珠”一句并不是“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在玉盘上的声音来形容琵琶弹奏

    9、的乐曲的清脆悦耳。14下列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环境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环境的静寂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答案C解析A项“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错。B项“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不是这两句在文中作用最恰当的表述。D项“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错。15选文生动地描写了琵琶女弹奏乐曲的全过程,请仔细阅读选文后十六句,用几个词语概括乐曲旋律的变化。(每空4个字)()()()()戛然而止答案流畅婉转低沉冷涩间歇停顿激越雄壮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找出描写乐曲旋律的句子,然后按

    10、题干要求进行概括。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一层,突出乐曲的流畅婉转;从“间关莺语花底滑”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是说乐曲由低沉冷涩到间歇停顿;“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是说乐曲的激越雄壮;剩下的为一层,说乐曲戛然而止。三、课外阅读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选词造语十分工整。“紫袖红弦”不仅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

    11、了女子处境的孤单,也写出了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C第三句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D三、四句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全部的美妙。和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相通之处。答案B解析“女子处境的孤单”错,应是旁若无人的意思。17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在描写音乐上的不同。答:

    12、_答案琵琶行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既对琵琶乐本身作了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也在最后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侧面烘托了音乐的美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通过演奏者的装束、表情和听众的感受来衬托音乐,没有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构成极凄清的意境,一方面点明了“愁”,另一

    13、方面也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了一个典型的环境。B第二句“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C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通感手法,想象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出诗人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D这首诗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答案A解析“愁”字并未点明,而是见于言外的。19这首诗中“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

    14、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了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2)表现了弹筝人的激愤情感。(3)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琴孙氏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的典故,总写琴声的哀怨。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中常听见的风声、雨声,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又如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的“青冥”即蓝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旷远。答案B解析应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1请赏析尾联的艺术手法。答:_答案(1)运用了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2)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月光铺满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结束的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31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