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7单元 16 赤壁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1696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0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7单元 16 赤壁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单元 赤壁赋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上册
    资源描述:

    1、赤壁赋一、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宋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蒣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2、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

    3、。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有删改)注蒣芋:苦菜和芋头。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B.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D.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谪”特指封建时代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B.“子瞻”,苏轼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C.“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十八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成家了。D.“绍圣”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

    5、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蒣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2)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

    6、东坡:在湖北黄冈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词人寄情于纵饮的心境。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词人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词人当时酒醉的情态。C.上阕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词人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无奈。D.下阕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6.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三)

    7、名句名篇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的语句是“,”。(2)赤壁赋中指出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

    8、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诗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把握等,都显得,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

    9、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驾轻就熟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天衣无缝游刃有余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驾轻就熟浑然天成泰然自若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进而通篇作

    10、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

    11、也每每可见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1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

    12、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赤壁赋1.C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句意的理解,排除错误选项。本句中“然”表示转折,在其前断开,可排除B、D两项。“哉”为语气词,放在句末,排除A项,故选C项。2.C解析C项,“加冠”是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成年礼。3.C解析C项,“性刚才拙”不是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4.(1)(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

    13、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2)虽然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解析注意第(1)句介宾短语后置,第(2)句中“进退”“考”等词的理解。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担子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了下来。他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已

    14、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来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陶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陶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

    15、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陶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监管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变,以致陷入大难,才想起在晚年从陶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

    16、来。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疾驰跟随着他,却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于海康城南东斋作。5.C解析C项,“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此处恰恰表现的是作者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6.上阕叙述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人世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令人感到一

    17、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理趣。下阕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既是写夜深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得到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楚“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的意思,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回答本词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7.(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8.A解析“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选“行云流

    18、水”。“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驾轻就熟”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物。“游刃有余”符合题意。“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结构严谨自然,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文章”应用“浑然天成”。“悠然自得”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畅。与“忧伤”相对。“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9.C解析从逻辑关系上看,应填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与后文书法的特点对应。10.D解析画线句缺少介词,应在“不仅”后加“在”,与后面结构一致。11.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他不仅爱好美食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12.示例中英联合考古研究结果表明,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且“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解析解答本题应梳理文段层次,概括文段内容。就本文段而言,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传统观点;二是中英联合进行了考古研究,根据唐代到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得出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的结论,进而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语段主体是陈述中英联合考古研究的结论。故应侧重从第二层次提取关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7单元 16 赤壁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69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