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带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卫填海 2022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13 同步 练习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22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带答案)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漹,东流注于河。山海经【注释】: 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柘(zh)木:柘树;桑树,叶可以养蚕。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其鸣自詨(xi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是炎帝之少女:这是炎帝的小女儿。于:在。堙:(yn)填塞。漹:这里,那里。【练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章中的意思:(1)溺而不返(淹死)(2)故为精卫(所以)(3)常衔西山(
2、用嘴叼)(4)东流注于河(向东)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概括)答:其鸣叫声音像“精卫”;因为他是炎帝女儿,游东海溺水而亡,变成这种鸟。3、请你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答:精卫意志坚决,不畏艰难;精卫自不量力。【译文】: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课件:论辩 桐叶封弟辩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