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意规范与创新》讲练:专题 千锤百炼铸新词.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语意规范与创新
- 资源描述:
-
1、趣味导引炼字帮人“转败为荣”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吃败仗。在又一次被太平军打败之后,他急奏皇帝,一方面报告情况;一方面寻求对策,要求援兵。他在奏折上有一句话是“臣屡战屡败,”,他的军师一看,这还得了,皇上一看,非得龙颜震怒不可。军师巧妙易序,颠倒了两个字,将耻辱变成了光荣。皇帝一看,大为高兴,不但没有责罚,反而嘉奖。考考你:你能猜出来曾国藩的军师是如何改动的吗?答:答案屡败屡战目标导航1.阅读文本,认识汉民族对称、均衡审美心理体现在汉语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有哪些表现。2.了解词语正常搭配与非正常搭配、搭配不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培养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有表现力的
2、词语的能力,追求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从而能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1什么是汉语词语运用中的“对称与均衡”?在语言的运用上,汉语对于对称、均衡之美的追求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所谓汉语词语运用中的“对称与均衡”,指的是汉语在运用中体现出来的语言形式上的整齐、匀称的审美追求。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对偶这种语言形式,此外汉语运用中常见的顶真、回环、排比、对照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都是对“对称、均衡”等审美意识的认同与强化。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语音层面上四个音节、两个音步较多,二是语汇层面上四字格词语特别丰富,三是语汇层面上反义词以音节对等为常态,四是语法层面上以语法结构、功能的对应为常规。2汉语运用对称
3、、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汇层面上形成了四字格较多的特点。教材中以AABB式为例,从词性角度作了举例说明,请以ABAB式为例,也从词性的角度举例说明。明确名词式:雪白雪白、漆黑漆黑、教育教育数量式:一个一个、一伙一伙、一块一块副词式:非常非常、特别特别形容词式:高兴高兴、碧绿碧绿、火红火红、湛蓝湛蓝、金黄金黄动词式:娱乐娱乐、思考思考、商量商量、打扫打扫、检查检查、祝贺祝贺、研究研究象声词式:喀嚓喀嚓、呼啦呼啦、叮当叮当3阅读文本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和“资料链接”的精选词语与炼意之法,总结锤炼词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明确锤炼词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明了汉语追求对称、均衡之美的审美特征;二是必须
4、积累丰富的词汇,选词成章时才能左右逢源;三是选词上要倍下功夫,既要在对偶、顶真、回环、排比、对照修辞手法等方面斟酌考虑,又要在汉语语言系统本身如语音、语汇、语法等层面反复推敲,只有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才能达到一字不易的效果;四是懂得炼意之法,如用具体表现抽象,用动态表现静态,以简驭繁,有弦外之音,等等。运用词语,既要表意确切,又要声音和谐,技法圆熟,才能收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完美表达效果。1汉语中“AB”“AABB”“ABAB”式的词语很多,请另举出与示例相同的两组词语。示例:热闹热热闹闹热闹热闹答: 答案(示例)暖和暖暖和和暖和暖和高兴高高兴兴高兴高兴轻松轻轻松松轻松轻松2下列各句中
5、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像,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B任务还没有完成,你怎么能径直离开岗位呢?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D出国三日游,我何曾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答案C解析A项“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常应产生某种结果,但实际上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句中前后不存在“相反”的结果的问题,用“反而”错了。B项“径直”应为“径自”。D项“何曾”应为“何尝”。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位
6、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_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_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_“耳”字形,有如_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A雕铺呈贴B塑 铺 像 画C塑 摆 像 贴D雕 摆 呈 画答案A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_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答案A解析中应选“年轻”。
7、“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中应选“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中应选“踌躇满志”。“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5(2014四川)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活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评书艺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
8、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答案D解析本题从语境意义角度考查近义虚词、成语的辨析。A项今后:从今以后。与前面的语境不符,可选用“日后”一词。B项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该句中,后面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故应该用表示递进的“进而”。C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与语境不符。D项
9、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使用正确。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A原来王慕维这东西,实在是神通广大,金方伯手下的人役都和他是一个鼻孔出气的。那些人役早把王慕维私自放走了,金方伯哪里知道。(意气相投)B怎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中了500万大奖的钱领回家?网友们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可见当代一些人精神世界的无聊与空虚。(悄然无声)C尽管老师们千叮咛万嘱咐,不断提醒考生,在进考场时要带好所有的必备证件和物品,但仍然有一些“马大哈”考生忘带东西,把家长急得团团转。(耳提面命)D咱们都是性情中人,打开窗户说亮话,只要他是个人才,能够为咱们做事,帮助咱们迈过
10、眼下这道坎,咱们就决不会亏待他。(仗义执言)答案C解析C项“千叮咛万嘱咐”与“耳提面命”都有谆谆教诲的意思,可以替换。A项“一个鼻孔出气”含贬义,“意气相投”形容志趣、性格很投合。B项“神不知鬼不觉”形容做事机密,“悄然无声”指没有声响。D项“打开窗户说亮话”指把事情和盘托出,干脆爽利;“仗义执言”指主持正义,说公道话。7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答案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
11、知识就能做好。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8(2014重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A抵制抵消防御抵御B抵
12、消 抵御 防御 抵制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抵制”的意思是“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抵消”的意思是“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相互消除”。第句中,涉及“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和“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两方面,所以应选用“抵消”。“抵御”的意思是“抵挡,抵抗”。“防御”的意思是“抗击敌人的进攻”。区分二者,可以从“抵”和“防”上进行辨析。“抵御”,是已有外敌入侵而做出的反应,如第句中“抵御病虫害的侵袭”。“防御”,自我的意识更浓厚一些,结合第句语境,“自我防御手段”更合适些。“抵制”的对象往往是一些不正之风等,结
13、合第句的语境,应该选择“抵制”。与本专题对接的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即表达应用。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着重考查运用,其涉及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实词的正确使用,虚词的正确使用,熟语的正确使用。另外,“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涉及本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等。实词考查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
14、区别,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查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熟语考查重点是成语。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成语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考查重点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正确使用词语。考查题型以“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为主,也涉及“词语修改”。1(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
15、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的点睛之笔。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C. 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D. 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匠心”是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的色彩。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组应该选用“匠心”。“别树一帜”,是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是指另有一种境界,
16、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显然,第二组应该选“别有洞天”。至此,已经可以选出答案。“饱满”,指丰满,充足。“浑成”,意为“自然”。此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该选“浑成”。2(2014山东)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答案D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
17、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能指天气,此处望文生义。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或拥护的一方。此处望文生义。C项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此处用错对象。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使用正确。3(2014新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
18、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题目中涉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三个成语。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若推辞则受道德上的、良心上的谴责。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强调责任不能推脱,如果推诿了,会受到制度、法律的制裁。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4(2013福建)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_着它,将它浸泡在_的光影里。清晨的雾气,阳光下的浮尘,任何一点点色调的变换都会让美丽的景致增添另一番风
19、情,恰如一位绝美的佳人随性更换着_的霓裳。A荡漾 变幻莫测出人意料B簇拥 变幻莫测风格迥异C簇拥 千变万化出人意料D荡漾 千变万化风格迥异答案B解析“荡漾”一词后面一般不接宾语,语境中空缺后有“它”,可据此排除A、D两项。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偏重于变化的次数极多。从题目来看,强调“光影”的不能预料更合语境。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风格迥异:风格大不相同。题目中第三句话是比喻句,本体部分强调“雾气、浮尘,任何一点点色调的变换”多与不同所带来的效果,据此排除“出人意料”。如何辨析实词实词在现代
20、汉语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在高考的考查中,几乎所有省市的高考试卷都有所涉及。因此,掌握实词的辨析,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辨析实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程度有些近义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词语所表达的理解的不同。如“注视”和“凝视”,这两个都是动词,都有“集中精力看”的意思。“注视”是“注意地看”的意思;“凝视”是“聚精会神地看”的意思,眼光专注,词义比“注视”的程度深。(2)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少近义词所指的范围大小不同,据此可以加以区分。如“边疆”和“边境”。“边疆”指靠近国界的大片领土,范围较大;“边境”只是指靠近国界的长条领土,范围较小。(3)词义的侧
21、重点不少近义词的构词方式上有一个语素是相同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素的不同有时会使词义相异,这时宜对不同的语素进行重点分析,以推断词义的细微差别。如“惊慌”与“恐慌”,两者相同的语素是“慌”,而“惊慌”是由于对自己不利的出乎意料的事情的发生而引起的,词义侧重于“惊”;“恐慌”指面前所发生的事情使自己胆怯、畏惧,它侧重于“恐”,害怕。(4)个体与整体有些近义词可以从个体与整体上的不同来辨析。如“书”和“书籍”,“书”往往指一本本具体的成册出版物;而“书籍”则指书的集合。在使用时,“书”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限制,而“书籍”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2从色彩方面进行辨析(1)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词语包含的基
22、本义相同,但感情色彩却不一样。如“爱护”“保护”和“庇护”这三个词通常可依次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时,“爱护”可表达肯定、赞许的情感,“保护”可表达无所谓的情感,“庇护”可表达否定、贬斥、憎恶的情感。(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通常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如“恐吓”和“吓唬”,前者就是书面语,后者就是口语。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效果明显不同,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3从用法上进行辨析(1)搭配对象不同。例如“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它们搭配的对象不同。“交换”可以同意义、礼物相搭配,而“交流”则是与思想、经验等搭配。(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如200
23、6年江苏高考卷的“申明”和“声明”,两者都可以作动词使用,都能作谓语,但“声明”有时又可以作名词用,可以作主语或宾语。(3)此外,辨析近义词还可以从动作发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方面分析。如“接受”和“接收”,前者表示主动,后者表示被动。如何使用成语1成语意义的正确与否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有的成语还用本义,但多数的成语现在只用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成语的含义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成语的使用切不可望文生义。如果只是把字面意思简单相加,往往就会大相径庭。例如: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
24、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2009全国高考卷)“春秋鼎盛”,只从字面意思看,是指最好的时间。但它通常用的是比喻义,比喻正当壮年。所以这里运用错误。2使用对象的正确与否成语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场合,使用的过程中切不可根据意思一概而论,要加以仔细分析。例如用来形容物的“一钱不值”就不能用来形容人,而形容人的“一文不名”就不能用来形容物;用于抽象事物的“不同凡响”就不能用于具体事物;用于青少年的“头角峥嵘”就不能用于中老年等等。例如: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2009安徽高考卷)“笔走龙
25、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对象为“书法”,而题中却用来形容“逸闻”,就属于使用对象不当。3感情色彩正确与否成语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它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表达的感情倾向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使用时忽视感情色彩的不同,往往会出现错用。例如: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2009江西高考卷)“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用来形容“歹徒”,感情色彩明显不对。4谦敬表意正确与否汉民族是礼仪之邦,成语都是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其中往往包含了浓厚的民族文化习俗。有的是谦词,用于自己,如“信笔涂鸦、敬谢不敏、狗尾续貂、一孔之见”等。有的是
26、敬词,用于他人,如“高抬贵手、如坐春风、卓尔不群、惠然肯来、鼎力相助”等。例如: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是只能算是狗尾续貂。”“抛砖引玉”指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谦词,只能用于自己而不能用于他人,应改为敬词“高屋建瓴”。5语义轻重正确与否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词义轻重上仍有细微区别。我们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以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我的家乡有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大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景象(多指文物等)。用来形容竹林,显然用词不当。6是否存在重复有些成语,本身已经暗含了某种结
27、构或包含了某个意思,而句子中的其他文字却包含这种结构或意思,这样就会出现重复的毛病。例如:整改不只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工作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有口皆碑”,每个人的嘴都是记功的石碑,比喻人人称颂。“皆”与前文的“大家”“都”重复。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那无法遗忘的容颜,无法_的记忆,那埋藏在心底的深深思念,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黄昏的小镇显得格外_,很少见到人影,只是偶尔听到几声狗吠,小雨点打在二人的伞上,奏出寂寞的调子。记者从市招生考试办公室获悉,我市有_5万7千名考生参加2012年夏季高考,比201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33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