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湖北教育版)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材全解
- 资源描述:
-
1、 第六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一、(4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盘盂(y) 枭逢鸠(xio) 更鸣(mng) 恶我鸣(w)B.出溉汲(j) 缚一人(f) 酒酣(hn) 诣王(y)C.曷为者(h) 善盗耶(y) 谢道韫(yn) 襦(r)D.复裈(kn) 语于富者(y) 一钵(t) 勿惮(d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反接,布囊其口。接:接住,接收B.西蜀之去南海。去:往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因为D.寡人反取病焉。病:辱3.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子将安之B.诸儿竞走取之C.白雪纷纷何所似D.橘生淮南则
2、为橘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布囊其口 B.虽疮手勿惮 C.孔子东游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二、(35分)(一)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问题。(16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见两小儿辩斗( ) 日始出时去人近( ) 一儿以日初出远( )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 孰为
3、汝多知乎(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7.两小儿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4分)观点一: 依据是: 观点二: 依据是: 8.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2分)我的探究: 9.两小儿一凭视觉、一凭触觉来判断太阳的大小,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避免产生这样的错误?(3分)我的认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4分。每小题2分) 忆江上吴处士 贾 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10.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A.首联中的“蟾蜍亏复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B.颔联描写了长安现在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C.颈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夏天的晚上,两人一起聚会,欢叙友情。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也形容船的珍贵。“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11.对这首诗表现手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先叙与朋友的离别情景,再用倒叙写昔日聚会之乐,最后回到现实,写对朋友的一片忆念想望之情。B.全诗通过“忆”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字面上
5、虽没有直说,但处处是“忆”,将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而饱满。C.诗的颔联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尾联的“海云端”点出消息之渺茫,全诗显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章法独到。D.全诗极力渲染凄厉萧瑟的气氛,借以反衬诗人想起朋友时的高兴之情,处处都饱含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子夜昙花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
6、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
7、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
8、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的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9、。(文章有删改)12.在“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一句中,“奋发”与“无常”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根据你的体会,分析“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这句话的含义?(3分) 14.文中赞美了昙花的精神品质,请分条概括。(4分) 15.本文标题为“子夜昙花”,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三、(分)1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 (1)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黄鹤楼)(2)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3) ,无村眺望赊。(杜甫水槛遣心二首)(4)细雨鱼儿出, 。(杜甫水
10、槛遣心二首)()澄江平少岸,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四、(5分)17.妙笔点评水浒传。 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五、(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北岛在走吧一诗中用异于前辈的歌声,吟唱着自我: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走吧/眼睛望着同
11、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诗人朝着“生命的湖”一路走去,一路是“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惘、清冷的“月光”、充满诱惑的“红罂粟”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在同样的一条路上。请以“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体裁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七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D(“一钵”的“钵”应读“b”。)2.D(A.接:捆起来。B.去:距离。C.因:凭借。本题考查对文中实词的识记和理解,课内都学过,难度不大。) 3.B(A.倒装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58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