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单元主题阅读】第七单元:四时景物(试题)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6857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33.4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单元主题阅读
    资源描述:

    1、 第七单元 四时景物【阅读考点及技巧】阅读考点:句段的作用。方法:句子/段落的作用=段落/句子的内容+结构的作用+主题作用【例题精讲】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上,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傍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

    2、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木炭大都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词语。【思路引导】分析:根据四季之美课文内容“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傍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可知填入的词语依次为:漆黑漆黑、翩翩飞舞、朦胧。2第一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_、_、_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_、_、_等动词和_、_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思路引导】分析:第自然段

    3、中描写填空颜色变化的词有: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紫红紫红;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1)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扫兴。( )(2)朗读时,第一自然段总体节奏要舒缓,读得轻一些,要读出夜晚的安静。( )(3)第四自然段“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到冬天早晨的寒冷。( )【思路引导】分析:(1)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愉悦。故题目表述错误。(2)第自然段描写的是黎明时分的

    4、景象。故题目表述错误。(3)“铺满白霜”是色彩与静态的描写;“熊熊的炭火”是动态的描写。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到冬天早晨的寒冷。故题目表述正确。4第三自然段中在常人眼里不美的乌鸦,成为了美的象征,这样写的好处是()A作者用常人不敢用的乌鸦来烘托秋天的美丽,别出心裁,让读者有新鲜感。B作者描写“点点归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乌鸦成为美的象征,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C黄昏与归鸦相联系,有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作者对秋的喜爱。D作者描写“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思路引导】分析: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在夕阳斜照西山时的景色是十分动人的。作者运用

    5、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5请你也用几句话,接着作者的话题续写,把你认为的这个季节中最美的景物写下来。 【思路引导】分析:仿照作者的话题续写,写出四个季节中,你认为最美的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最美的景物;例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鲜花,柳树抽出了翠绿的枝条,燕子也赶忙来迎接春天,一切显得那么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课堂训练】雷雨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暴晒在阳光下。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着一道白气,

    6、就没有影了。空气闷得人发慌“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东倒西歪。“沙沙沙”,一些小沙子平地飞起,撞到窗户的玻璃上,发出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轰隆隆!”雷公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不一会儿,“嗒嗒

    7、嗒嗒”,豆大的雨点急速落下来了。它们敲打着柏油马路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湿润的空气便浸入人的肺腑。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晴了。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叶儿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多么精神啊。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地点变换顺序2关于本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描写雷雨到来前的景象B动静结合,表现天气的炎热C景物描写,为下文作铺垫D动态描写,突出天气的炎热3对第四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A描写雷雨前的狂风B描写雷雨前天空中的变化C描

    8、写雷雨前景物的变化D描写雷雨前吹刮的狂风和天空的变化4下面关于文章的写法说法正确的是()A详写雷雨前的景象B详写雷雨时的景象C详写雷雨后的景象D详写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象5“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请仿照这句话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6有同学认为,文章详略不当,题目为“雷雨”,那么详写雷雨到来时的景象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应略写,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 【小试牛刀】月到天心(节选)林清玄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u r()有星星,就亮了许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

    9、来,丝毫没有了对黑夜的kng j()。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hu hung()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jng lng()。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

    10、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补充词语。2在文中第3自然段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3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 4本文写的是月,开头第一段为什么要从“摸黑回家”写起? 5说说你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的理解。 【能力提升】榆树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慢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杏花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儿,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儿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缨儿

    11、。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1根据拼音,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1) lu( )(2) ju jing( )2文章第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_改正_。 (2) _改正_。3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4把文章第自

    12、然段中的“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6在众多的花草树木中,你最爱什么?用你的妙笔写一段赞美的话吧! 【参考答案与解析】 【例题精讲】四季之美1 漆黑漆黑 翩翩飞舞 朦胧 2 鱼肚白 微微的红晕 红紫红紫 泛 染 飘 一点儿一点儿 微微的3 4 D5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好比金色的海洋,秋风一吹,稻田摇动了,金色的海洋好似波涛不断,秋季的大山是最美的,山坡上的草,现在已枯萎了变黄,好似给大山穿上了金色的外套,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好像要燃烧起来了一般,可真是锦上添花,羊肠小道便点

    13、点金色的傲菊,更为大山增添一丝生机,大山穿上这样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真是让人不得不为她献上一首赞扬的诗,山中还有一些树,原本是绿的,现在也被秋风染成了枯黄的颜色,树叶纷纷落下,飘飘然然,东晃西摇,像蝴蝶一样飘飞下来,沉淀在似水的地面上,无限美好。【解析】1本题考查原文内容填空。根据四季之美课文内容“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傍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可知填入的词语依次为:漆黑漆黑、翩翩飞舞、朦胧。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第自然段中描写填空颜色变化的词有: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紫红紫红;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

    14、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愉悦。故题目表述错误。(2)第自然段描写的是黎明时分的景象。故题目表述错误。(3)“铺满白霜”是色彩与静态的描写;“熊熊的炭火”是动态的描写。动静和色彩对比,从而感受到冬天早晨的寒冷。故题目表述正确。4本题考查赏析描写。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在夕阳斜照西山时的景色是十分动人的。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故答案选D。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仿照作者的话题续写

    15、,写出四个季节中,你认为最美的是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最美的景物;例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鲜花,柳树抽出了翠绿的枝条,燕子也赶忙来迎接春天,一切显得那么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课堂训练】雷雨1 A2 D3 D4 A5 树叶在空中跳舞。6 不同意。作者除了写雷雨到来时的景象,还详写了雷雨到来前的景象,这样可以为雷雨的到来烘托气氛,造足声势,让读者对后面雷雨的到来充满期待。【解析】1考查写作顺序。结合“夏日的中午”“一转眼”“不一会儿”“仅仅半个钟头”可知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D.错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环境描写,属于静态描写,描写雷雨到来前的景象,第三

    16、自然段描写知了的叫声,属于动态描写,突出天气的炎热,因此本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3考查概括段落大意。结合“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东倒西歪。”可知是描写雷雨前吹刮的狂风。结合“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可知是描写雷雨前天空的变化。因此第四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描写雷雨前吹刮的狂风和天空的变化。4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1-6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雷雨来之前的景物,第7自然段主要写雷雨来时的景象,最后一自然段主要写雷雨后的景象,因此第一部

    17、分雷雨前的景象是详写。5考查仿写句子。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例句中把柳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比如: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6考查开放性题。文章1-6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雷雨来之前的景物,第7自然段主要写雷雨来时的景象,最后一自然段主要写雷雨后的景象,详写了雷雨到来前的景象,这样可以为雷雨的到来烘托气氛,为后文做铺垫,让读者对后面雷雨的到来充满期待。【小试牛刀】月到天心(节选)1 偶尔恐惧辉煌精灵2 , , 、 、 , 、 , 。3 乡下月光的样子。4 意在引出后

    18、文月亮为黑暗中的人和事物带来光明,使“我”内心沉淀、不再恐惧;运用衬托手法,凸显月亮及光明对于万事万物的价值和意义。5 月是光明的象征,我们走出黑暗需要光明的指引,但更需要襟怀阔大、坦荡包容、摆脱狭隘,这样才能寻找到内心的光明,才能拥有永恒之美。【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本题要注意拼音的拼读,注意声调和前后鼻音。书写时要注意字形,其中“偶、恐惧、辉煌”笔画较多,注意结构。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填空的句子中最后一个空是一句话的结尾,用句号。其它填空处是句中的停顿,用逗号或者顿号。其中“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从屋檐下、墙垣内部”中间停顿时间较短,用顿号,其它空格处用逗号。3本题考查

    19、对段落意思的概括。结合句子意思,第二自然段开头句“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接着又具体写这些月光的样子。所以可以概括为乡下月光的样子。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全文先回忆了小时候借着月光回家,不再对黑夜恐惧,再写乡下月光的样子,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月光是光明的象征,靠着内心的月光能够度过黑暗的日子,拥有永恒的美。所以开始写“摸黑回家”一方面是为了引出下文,月亮能够使人不再恐惧。一方面能够写出月亮的价值。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提到的月光,可以理解为光明,光明不仅仅指光亮,还指带领人走出黑暗的力量,只有坦荡包容,才能拥有永恒美。【能力提升】榆树1 捋 倔强2 慢 漫 竟 竞3 因为

    20、榆树生命力强,从不夸耀自己,品格勇敢、坚强。4 不好。因为设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更能突出榆树的生命力顽强。5 (1)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但只要有根,它就能活。(2)榆树在沙丘上也能生长。(3)榆树能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6 我最爱菊花。我赞美菊花,不是因为它的外表,也不是因为它的芳香,只因为它那高尚的品质。秋天,曾在春夏开得艳丽的花朵枯萎了,而这时菊花却悄悄盛开了。它们面向寒风,依靠自己的力量为灰暗的世界增添光彩。【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找字词。(1)捋:lu,指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2)倔强:ju jing,意思是刚强、不屈服。2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的能力。第自然段中“慢山遍

    21、野”应改为“漫山遍野”,指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极多。“争艳竟美”应改为“争艳竞美”,指争相表现美丽的姿态。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第一段介绍了榆树的外形特征: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儿,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儿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缨儿。第二段介绍了榆树的生命力很强: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第三段介绍了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第四段介绍了榆树坚强的品质: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文章结尾“榆树的品格勇敢、坚

    22、强,我赞美榆树!”表达了作者对榆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正因为榆树生命力强,从不夸耀自己,品格勇敢、坚强,所以作者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解答这道题,应先判断原文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这句话的句型,是设问句,对榆树的品行起到了强调作用,更能突出榆树的生命力顽强。而改变后的句子“它也一样能活”读来感情没有那么强烈,起不到强调的作用。所以把“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这句话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不好。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二、四段先交代了榆树的生命力的顽强“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23、”,然后交代了生命力强的表现“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第三段交代了榆树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可以抵挡外力,保护花朵,这也体现了榆树生命力的顽强。据此整理作答即可。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写出自己最喜欢的花草树木,要写出原因,表达自己对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即可。如:我喜欢松树。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单元主题阅读】第七单元:四时景物(试题)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85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