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全国版)2022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6讲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线100天
- 资源描述:
-
1、第6讲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重在考查对语句间逻辑关系的判断能力,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尤其是排列顺序题,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2022年中考试卷分析,这类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其中以语序排列题居多。如云南、随州、襄阳、毕节、益阳、黄冈、泰安等地考查了语序的排列,黄石、重庆、广安、东营等地考查了句子的衔接。预计在2022年中考中,这一题型仍将会受到各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 这类试题以选择题居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横线处填入语句,要求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种是给出几个语句,要求恰当排列语句顺序。 1.句序调整技巧 (1)找排列规律。
2、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按时间顺序组合,二是按空间顺序组合,三是按逻辑顺序组合(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等;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 (2)抓语言标志。即要抓住关键字眼、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有些句子上下句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比如“因此”表示总结或结果,应放在表示原因句子的后面。 (3)理写作思路。寻线索:记叙文段一
3、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明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 (4)明排列方法。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 2.句子衔接技巧 (1)看语句结构是否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如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几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几个问题,作出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或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2)看语句情境氛围是否协调。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
4、风格应当趋于同一。对于写景语段,要注意语境,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3)看语句是否符合逻辑。即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和思维规律。句子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 (2022益阳)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_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
5、来的一条路。怎样才能接近实际?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 B. C. D.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排序。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在排列语序之前,我们先要抓住总领句,即文中的第一句。该句提示了下文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紧承总领句中的“怎样联结”这一问题,第句马上作了回答。接着围绕第句中的“从实际出发”展开论述。第句总起,再用关联词“当然”“光”“还”等串联句子,指出“从实际出发”的真正内涵“观察”和“行动”。所以,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参考答案】B (2022武汉)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
6、者。“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_。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 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 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 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此题的线索在于空白处后面一句话:“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
7、不烈,月因日不晦。”四个分句是一个结构甲因为有了乙会怎样,主语为甲,所以前文对应的主语依旧是甲,应该是介绍甲如果没有乙会怎样。根据这一规律,“山因水不枯”所对应的应该是“无水之山少了情韵”,以此类推,只要理清了主语的逻辑关系,这题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B。 【参考答案】B一、句子的排序1.(2022黄石九中模拟)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 个园北大门外盐阜路的内河风光带,景色迷人。_。 登上停泊在御码头的龙舟画舫 这里还是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当年乾隆皇帝三下扬州,曾以天宁寺的西苑作为行宫 沿河漫步西行千余米,清代八大刹之一的天宁寺就在这里 可以领略“两堤花柳皆依水,一路
8、楼台直到山”的十里瘦西湖风光 A. B. C. D.2.(2022白银)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 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 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 失了斗志, 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 B. C. D.3.(2022预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 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1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16《金色的草地》优秀课堂教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