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萝卜1 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萝卜1 沪教版 一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萝卜
- 资源描述:
-
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大萝卜 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目标:1复习 “、o、e”3个单韵母。认识四种声调,学习“、o、e”的四声。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单韵母四声。2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个、不、回”3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个、不”2个生字。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4感受萝卜
2、的丰收给娃娃带来的喜悦。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个、不、回”3个生字教学难点:练习“、”的四声。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o、e”3个单韵母。认识四种声调,学习“、o、
3、e”的四声。2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个、不、回”3个生字。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4初步感受萝卜的丰收给娃娃带来的喜悦。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1游戏一:争做百灵鸟。(1)出示单韵母“、”,指名读。(2)集体跟读。2游戏二:听力大比拼。(1)老师分别读:大、萝、卜。(2)请学生听老师读字音,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找一找字音中带有哪个学过的单韵母。3出示大萝卜图片,引出课题。指导把课题读正确,注意“卜”是轻声。4师板书课题,复习学过的笔画。【说明】本环节意在带领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单韵母“、”,特别是“听力大比拼”的游戏把
4、识字与汉语拼音教学有机结合。这两个游戏要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以提升练习的效益。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意在复习前几课学过的笔画,同时适当渗透书写的笔顺规则。二、听录音,整体感知儿歌1听录音,听清每个字的读音。2跟老师读儿歌,读准字音。3随机纠正字音:“当马骑”中的“当”读第四声。(1)词语泛红,再跟老师读。(2)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3)齐读句子。3齐读儿歌,读后交流:儿歌中的萝卜有多大?【说明】在听录音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听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在跟读儿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并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把儿歌读正确。“儿歌中的萝卜有多大”这一问题的提出,意在培养学生边
5、读边思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儿歌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三、读儿歌识字学拼音1. 出示缺少生字的儿歌。2. 听录音,边听边记:儿歌中缺少了哪几个字?3学习生字:“个、不、回”。(1)“个”:正音,注意“e”的发音。读儿歌中的词语:两个(娃娃)(2)“不”:读准词语:抱不下”。注意“不”的变调。(3)“回”:读准词语:回家。复习笔画“横折”。(4)叫号游戏:复习巩固生字。4指导朗读儿歌。(1)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请学生把生字送回儿歌中,边“放”生字边读正确。(2)学生自由读,边做动作边读儿歌。(3)各种形式读儿歌。(4)轻松一刻:听音乐跳骑马舞。【说明】黑板上出示缺少生字的儿歌,要求学生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