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蜗牛 人教.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7738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5.7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蜗牛 人教 一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蜗牛
    资源描述:

    1、小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尝试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策略这篇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点鲜明的插图,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和阅读,在反复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书写生字时,可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书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以及掌握书写规

    2、律。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2.这是可爱的小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谜语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为引子,激发

    3、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如果有拼音,可以读读拼音;如果没有拼音,可以看看课文中的图画能不能帮助你。2.生自读课文。3.同桌合作读课文,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4.读了两遍课文,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吗?考考你们吧。5.认读句子和生字词语。(1)认读句子。课件出示: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句子,有读不准的字,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它。指名读一读,注意语气词“呀”“吧”要读轻声。(2)看图认读

    4、词语。(图画贴在黑板上)蜗牛、发芽、草莓、蘑菇。看看图画,读一读这些词语。带下划线的字,你认识了吗?发现了什么?解释:蜗牛的“蜗”有虫字旁,说明这个字与昆虫有关;“芽”“莓”“蘑菇”这些字里面都有草字头,说明这些字都与植物有关。(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住、孩、全、变、回、发、芽、久、吧、爬、呀、玩。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4)学习新偏旁:王字旁。黑板上出示“王”字和“玩”字,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你们还认识哪些带有王字旁的字?猜猜带有王字旁的字可能与什么有关?【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图画大胆猜

    5、测。同时安排了互动交流如同桌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环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在此基础上,渗透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学习了新偏旁王字旁后做适当的拓展识字。(三)细读课文,朗读指导1.生字学完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找找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它们说了什么呢?找到了就读读吧。2.我们请三组同桌来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三次对话,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3.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小蜗牛慢慢地向小树林爬去,它看到了什么呢?对妈妈说了什么呢?4.课件出示: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

    6、呢。”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1)把句子读正确、通顺。(2)小蜗牛看到树林里的小树有什么变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树长绿叶、树叶变黄、树叶全掉的图画。(3)认读词语“碧绿碧绿”,在文中是形容什么的?齐读:碧绿碧绿的叶子。为什么用“碧绿碧绿的”,而不用“碧绿的”?说一说:碧绿碧绿的( )当树叶全变黄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金黄金黄)的树叶。图上还有什么?你能用( )的( )来说一说吗?(4)小蜗牛还看到了什么?(5)多么可爱的小蜗牛啊!自己读一读小蜗牛的话,然后一起读读。【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习小蜗牛的话

    7、,并且借助书中图画,学生很容易地知道了小树的变化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比较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当小蜗牛把它看到的告诉蜗牛妈妈时,妈妈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1)谁来读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2)听了蜗牛妈妈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蜗牛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3)小蜗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过程中,四季悄悄走过。请你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想一想,说一说吧。

    8、课件出示:春天到了,_了。夏天到了,_了。秋天到了,_了。冬天到了,_了。(4)课文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小蜗牛为什么总是错过妈妈所说的季节,看到的是下一个季节的景色呢?)借机介绍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并且指导读好“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5)指导朗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评价后再读。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7.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说说四季里大自然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相机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

    9、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巩固识字。(1)认读词语卡片。(2)认读生字卡片。2.指导书写“对”“妈”。(1)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对”“妈”。强调:这两个字的左边有变形,作为偏旁要写得瘦一些,为右边让位置。对:左边的“又”捺变点,右边的“寸”横变短。妈: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往右上略斜。(2)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3)学生练写。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后再写字。3.指导书写“全”“回”。(1)师板书“全”,指导“人”字头要盖住下面的“王”字。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

    10、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师板书“回”,指导竖画都要稍稍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3)学生练写。(4)展示评价后再书写。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

    11、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个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发现、认真实践的过程。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把相同结构的生字“对”“妈”放在一起指导,是让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掌握规律去写字会事半功倍。(五)课后延伸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可

    12、以参照板书说一说。“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设计意图】通过给爸爸妈妈讲故事,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在课外进行复习、巩固,锻炼口语复述的能力,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为亲子阅读做日常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蜗牛 人教.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73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