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群光头男孩儿3 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群光头男孩儿3 沪教版 一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一群 光头 男孩儿
- 资源描述:
-
1、一群光头男孩(教案)教学总目标:1、能在语境中认识“群、男、州、接、化、漂、成、帮、柔、窗、户”11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并书写“窗、男、化、户”。2、认识部首“穴字头”。用部首查字法查“窗”,并积累“穴字头”的字。3、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难过、激动的语气。4、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5、了解布莱恩和他的同学变成光头的原因,受到爱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一群男孩儿剃光头发的原因,体会美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语境中认识“群、男、州、接、化、漂、成、帮、柔、窗、户”11个生字。认识部首
2、“穴字头”。2、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难过、激动的语气。3、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4、了解布莱恩和他的同学变成光头的原因,受到爱的熏陶。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男孩图片,说说特征。(板书:一个 一群)学生字:群 (1)指名拼一拼 (2)师田字格范写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这群男孩有关。学生字:男 (1)注意声母“n”,指名拼(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3)教师分享会意字的办法:古代,男人要在田里干力气活,所以田加力就是“男”。3、读课题。4、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说明】图片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
3、、直观地了解了主人公“光头”的这一特征,又在叙述中自然地运用和巩固了数量词“一个”和“一群”。课题中有两个生字。学习生字“群”,首先通过指名“拼一拼”复习拼音,再通过教师范写指导字形,提醒要注意的关键笔画。“男”的学习首先提醒学生注意声母“n”,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最后教师通过会意字的巧妙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住字形。二、整体感知,了解人物1、看看板书,你有什么想知道的?2、这一个光头男孩和一群光头男孩分别是谁?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交流:布莱恩。布莱恩的同学。【说明】引导学生质疑,大多数学生可能会问到“一个光头男孩和一群光头男孩是谁?”也有可能出现基于读过课文后的思维含量较高的质疑,如“一
4、个光头男孩怎么会变成一群光头男孩的?”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出自己的疑问,都值得鼓励。随后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阅读中解决疑问,初步理清课文的主要人物。在回答“一群光头男孩是谁”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一群光头男孩是布莱恩的同班同学。其实,课文只写了第一个剃光头的是布莱恩的同班同学,但之后的光头男孩,文章中只提到是“学校中出现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同班”。所以说“一群光头男孩”是“布莱恩的同班同学”是不严谨的,只能说是“布莱恩的同学”。三、研读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了解布莱恩变成光头的原因1、集中学生字:州、接、化、漂(1)开火车拼。(2)师解释:“州”多用于地名。课文中布莱恩住在“印第安
5、纳州”。(3)化看语文书,默记笔顺。书空。(4)接、漂自主识字(5)生字组成词语,注意“亮”读轻声。开一组火车读一读。媒体出示:接受 化学治疗 漂亮2、解释“脑瘤”。3、用上这些词说说布莱恩变成光头的原因。媒体出示:脑瘤 接受 化学治疗 漂亮4、借助停顿符号读句子。媒体出示: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莱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在接受化学治疗后,他那漂亮的金发/全都掉了。5、出示句子,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媒体出示:布莱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说明】课文第一小节共有4个生字,我们在教学时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其中,“化”字在语文书后的田字格中有笔顺指导,教师
6、引导学生借助语文书自主看、学、记。“脑瘤”这个词虽不是生字,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常用,教师作简单解释。生字的教学应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因此在学完生字后,我们还设计了“开火车读词语”,“用上词语说说布莱恩变成光头的原因”等环节。使生字教学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并通过语言训练来达成。(二)学习第二、三小节,了解布莱恩的同学变成光头的原因。1、指名读第2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直线画出小男孩说的话。2、指名交流。正音:成。3、引读:为了帮助布莱恩,小男孩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做的原因是(这样,布莱恩就不会成为学校中唯一的光头男孩了)。4、理解:唯一。5、借助填空,说说
7、男孩变成光头的原因。媒体出示: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布莱恩就不会_。【说明】通过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引导学生从“用课文中原句”、“用自己的话”、“联系上文第一小节”三个不同的方法来回答问题。6、指导朗读小男孩说的话。7、母亲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并亲手剃掉了儿子那一头柔软的金发。开火车读词语:柔软。男女生合作读第2小节。8、就这样,第二天,学校里多了一个光头男孩。(板书:多了一个)9、用上“帮”想象说话。学校里多了一个光头男孩,大家一定非常惊奇,同学们会好奇地问:“?”回答时要用上“帮”。【说明】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如果纯粹教生字、练朗读,不但课堂枯燥乏味,语文课还会缺少“力度”。因此在
8、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把生字词语的学习自然地运用到语言表达中,既把“帮”字教活了,又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思维水平。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0、师:谁愿意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