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古诗三首3∣人教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古诗三首3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古诗 人教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生字十三个,背诵三首古诗。2.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山行一、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师)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
2、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 杜牧2.师播放诗歌录音,生看课文听录音,注意“石径、斜、霜叶、坐爱”等词语的音形。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5.小组汇报交流。点拨:(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来源:学#科#网Z#X#X#
3、K(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4)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来源:ZXXK(5)白云生处: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8)红于:比更红。6.理解诗意:(1)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2)教师点拨: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
4、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句意是:因为真爱夕阳照射下的枫林晚景,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霜叶”是指秋天的枫叶,“红于”是“比红”的意思,这里是说霜叶的美是二月的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
5、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着杜牧来到了山脚下,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你产生了什么感想呢?4.生带着理解朗读全诗。5.作业布置:根据诗意,画一幅秋色图吧!板书设计:寒山山行 白云、人家 热爱自然枫林点明原因,揭示中心第二课时赠刘景文一、复习导入1.生背诵古诗山行。(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诗,他用美妙的语言赞美了秋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2.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
6、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会读:赠 刘 残 犹 傲 君 橙会写: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3.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