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专练9:补写句子、语段概括题(续)-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011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03.9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补写 句子 概括 2022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语言 运用
    资源描述:

    1、专练9:补写句子、语段概括题(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名为实,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所以字又称“表字”。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之意; ,如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名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由此可知, ,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取字。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故有“待字闺中”之说。十五岁

    2、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通过对古人名和字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结合上文作简要概括。(1)是与名相表里的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 名是幼时起的【解析】第一空,根据上句“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及后文“所以字又称表字”,说明“名”与“字”是有关联的,且有“表”“里”的关联。据此填写“是与名相表里的”;第二空,前面举例说明的是“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而后面举例“如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说明的“名”与“字”意义相反,据此填写“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第三空,前面说“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

    3、幼名”,可见名是幼时起的,据此填写“名是幼时起的”。(2)称用上有谦尊之别,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礼制上有取用规限【进行】。这段文字的前两段是关于“名”和“字”的意义关联的,据“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或相反,可知“名”与“字”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第三、四段是介绍“名”与“字”起的时间,供谁呼唤、谁不能呼唤等,可见“名”与“字”称用上有谦尊之别,礼制上有取用规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药食同源”,即食物和药物具有同源性,这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虽然这一概念出现于近现代,_。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写的“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就反映

    4、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尽管药食同源,但药与食终有别。其中,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_,如橘子、山楂、赤小豆、龙眼肉、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_;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满足口腹之欲。明确了药食两用物质及其功效,才能安全地发挥食物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方面的功效,否则会适得其反。(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概括上文第二段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0个字。(1)但这一思想自古有之生活中常见的药食两用物质有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效【解析】第一空,由前面“虽然

    5、这一概念出现于近现代”可知,后文要有“但”等转折词与前面的“虽然”呼应;再结合后文“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写的就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可知,此处应是说“这种思想古代就有”。第二空,由前面“其中,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可知,后文应是承前讲述“药食两用物质”,再结合后文所举例子来看,“如橘子、山楂、赤小豆、龙眼肉、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南瓜子、蜂蜜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所以此处应填写“生活中常见的药食两用物质”。第三空,结合前面“它们既属于中药”可知,此处应是说这些药食两用物质属于中药性方面的功效,即“有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效”。(2)药食两用物质既

    6、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首先确定第二段的中心话题,由“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可知,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药食两用物质”;然后看围绕这一中心话题讲述了什么内容,如“它们既属于中药”是说药食两用物质的药用价值,如“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是说药食两用物质的食用价值。由此可知,第二段主要是讲药食两用物质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也许唯有摄影艺术与不断流逝着的时间有着粘连难分的情分。一张照片既已拍成,那它基本上就获得了一种把“彼时”凝固的不可

    7、更改的历史性,你可以在同一地点再拍一次, ,因为“不同时”了!每一张照片,无论艺术的还是非艺术的,都永远承载着时间的精魂,离那拍摄的瞬间越远,那照片上传递出的历史沧桑感变越浓酽。一幅历史上的名画永是名画,一幅历史上的拙画永是拙画,但是一幅艺术摄影和一幅非艺术摄影,在经久流传后, ,可能会接近消弭。摄影艺术无莎士比亚,无曹雪芹,不用像剧作家、小说家那样, ,也就不会有那种难以逾越的压抑感。(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分别用三个句子概括摄影艺术的特点。每句不超过15个字。(1)但那必定已是另一作品两者因艺术而产生的差异不

    8、得不面对一座座高峰【解析】第一空,由前文“你可以在同一地点再拍一次”和后文“因为不同时了每一张照片,无论艺术的还是非艺术的,都永远承载着时间的精魂”,可知,语境要表达的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拍出来的效果不同,故可填写:但那必定已是另一作品。第二空,由前文“一幅历史上的名画永是名画,一幅历史上的拙画永是拙画,但是一幅艺术摄影和一幅非艺术摄影”可知,绘画经过长时间后差别很小,但是摄影就不同了,再根据后文“可能会接近消弭”,故可填写:两者因艺术而产生的差异。第三空,由后文“也就不会有那种难以逾越的压抑感。”以及前文提到的剧作家、小说家,说明摄影师不用像他们一样一次次的超越,不需要有压力,故可填写:不得不

    9、面对一座座高峰。(2)摄影艺术与时间密切关联;具有不可更改的历史性;时间越远价值越高。【解析】由“唯有摄影艺术与不断流逝着的时间有着粘连难分的情分”可概括出,摄影艺术与时间密切关联;由“那它基本上就获得了一种把彼时凝固的不可更改的历史性”可概括出,摄影艺术具有不可更改的历史性;由“离那拍摄的瞬间越远,那照片上传递出的历史沧桑感变越浓酽”可概括出,摄影艺术时间越远价值越高。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日前,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餐制的“清河食官”铜染器。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给出的解释是,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两汉时期,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时人

    10、们没有坐具,分餐进食时,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 ,案上放着食具。考古发现的汉墓壁画及画像石砖等实物和绘画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陈书记载:国子祭酒徐孝克在侍帝宴饮时,将自己那一份肴馔悄悄藏到怀中,。皇帝为其孝母之心感动,特意下令,允许徐孝克以后可以公开这样做。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1)“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吗? 一人一案 准备带回家孝敬老母【解析】第一空,根据前句“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

    11、餐制的清河食官铜染器”和后面“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等信息,可知此处应该填一个问句,这个问句是围绕“分餐制”提出的,而且答案就是其后的那句,所以要填的内容是:“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吗?第二空,据前面“分餐进食时,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再根据后面一句“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分析,可知此处是说汉代的“分餐制”是“一人一案”,这正是要填写的内容。第三空,由前句“将自己那一份肴馔悄悄藏到怀中”和后句“皇帝为其孝母之心感动”分析,可知此处是说徐孝克把自己的那份餐带回家给他母亲享用,所以要填的内容是“准备带回家孝敬老母”。(2)我国分餐制有悠久历史

    12、 两汉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隋唐以前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解析】由第一段中的“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餐制的“清河食官”铜染器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分析概括出主要意思是:我国分餐制有悠久历史。由第二段中首句话的“两汉时期,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可以直接提取出该段的主要意思是:两汉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由第三段中最后一句话“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分析概括出主要意思是:隋唐以前分餐制还在继续推行。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表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尊重生命等。如果人们缺少生态意识的支

    13、撑,生态文明观念淡漠, 。可以说,人们缺乏生态意识、特别是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生态问题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责任意识要求人们具有履行生态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才能明确对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担当。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 ,使正确的生态正义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亲和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遵循。生态情感是人们对自然生态亲近、热爱、敬畏、依恋等的生理评价和内心体验。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有助于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分别用一

    14、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1)现代生态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或:生态恶化的趋势就不能得到遏制)人只有树立生态责任意识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意识【解析】第一处横线处在“如果人们缺少生态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淡漠”后,缺少“如果”这一假设关联词的结果句,故横线处应填写其结果,且“人们”处在“如果”之后,故横线处句子主语不应是人们,那么只能与后面的“生态”有关。再结合后文“是现代生态问题的一个深层次根源”,则此处主语应调谐“现代生态问题”。再结合“如果”后面的假设条件,则此处应填写“现代生态问题就会恶化/无法解决”及类似的表达。第二处横线前后都在谈论“生态责任意识”,且其后

    15、面的分句是“才能明确对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担当”,故而此处的关键词是“只有”(对应“才”)“生态责任意识”等。再看其主语应该能作为后半分句(“才能明确对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担当”)的主语,即“人们”或后文的“民众”,所以此处应填写的是“民众只有具备生态责任意识”及类似的表达。第三处横线处在“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使正确的生态正义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遵循”之间,应为二者的过渡句,其关键词应该是对后面的“生态正义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亲和感”的概括,且应再前文有所涉及,综上,可以找到“生态道德意识”一词,再加上此处句式沿着“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而来

    16、,后面就应当接着填写一种需要做的行为,即“需要干什么事情”句式。且后文还有“还要在全社会倡导,促使”,恰好与此处句式表达方式类似,“还要”表明前文提及“全社会”,则“全社会”只能在第三处横线体现,再加上前面的关键词“生态道德意识”和句式“需要”,所以此处应填写“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及类似的表达。(2)第一段主要讲生态意识的内涵及人们缺乏生态意识是现代生态问题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第二段主要讲生态责任意识的要求及影响。第三段主要讲生态情感的内涵及作用。【解析】第一段的第一句主要讲生态意识的内涵。后面两句讲缺少生态意识带来的危害,指出人们缺乏生态意识是现代生态问题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第二段,抓住

    17、“生态责任意识要求”“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使正确的生态正共同的价值遵循”等分析,生态情感是人们对自然生态亲近、热爱、敬畏、依恋等的生理评价和内心体验。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有助于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注册用户超过2亿,这对于制作人和运营商来说, ,但是,当我们看到孩子因玩游戏被家长教训后跳楼、为买装备盗刷10万余元、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死险些丧命的新闻时, ?当王者变成亡者、“荣耀”变成毒药时,我们的家长、游戏开发者和政府职能部门, !(1)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

    18、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段文字的主要意思。(1)无疑称得上大获成功有几人不会因此而痛心呢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解析】第一空,前面说“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注册用户超过2亿”,可见作为游戏它是比较成功的,因此可以写“无疑称得上大获成功”;第二空,前面列举了孩子因为这个游戏而造成的伤害,此处是一个问句,应当是反问人们看到这种现象难道不会痛心吗?因此可以写“有几人不会因此而痛心呢”;第三空,承接前文所说,这个游戏已经变成“毒药”,家长、游戏开发者和政府职能部门都应当反思,因此可以写“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2)王者荣耀带给我们的反思。【解析

    19、】这段文字先说王者荣耀作为游戏很成功,然后列举孩子因为玩这个游戏而跳楼或丧命的例子,最后提出让家长、游戏开发者和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反思。可见这段文字真正想说的是“王者荣耀带给我们的反思”。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 ,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 。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 ,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

    20、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1)除此之外 孩子不一定高 一般来说【解析】第一空,根据前语境“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以及后语境“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可确定此处需要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且需要

    21、照应“也会”这个词语,因此横线处应该有“但之外”这类的信息;此外,由上文可以确定主体对象为“遗传因素”。第二空,根据前语境“所以,父母高”判断,应该填“孩子不一定(未必)高”或“孩子也可能矮”。第三空,根据前语境“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以及后语境“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可以确定答案为“对于多数孩子”或“一般情况下”。(2)身高不都取决于遗传 家长不能干预过晚 增高不能只补充营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概括要点并正确运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使用压缩语段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第

    22、一段大意是:父母高,孩子未必高,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第二段大意是:家长不能错过干预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第三段大意是:补充营养之外,锻炼和睡眠也不可缺少。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 。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 。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涉及对前辈诗

    23、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 ,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1)似乎从未断过 也大有人在 持否定态度178很多人不认可新诗成果,不要否认新诗的伟大,不能偏离原则评价新诗。【解析】第一处,根据后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可

    24、知,有些人对新诗存有质疑,结合“走过的一百年里”,此处可表达为“似乎从未断过”。第二处,“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上文是说对新诗的质疑,此处应是对新诗的肯定,结合后文于坚的评价可知,还有些人对新诗持不同意见,可表达为“持不同意见者大有人在”。第三处,“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是列举当下诗人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可见他们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是持否定态度。(2)很多人不认可新诗成果,不要否认新诗的伟大,不能偏离原则评价新诗第一段根据段首“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及郑敏的否定态度可知,很多人不认可新诗成果。第二段根据于坚的评价“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

    25、象”可知,新诗具有具有伟大的成就,不要否认新诗的伟大。第三段根据“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可知,此段话题是评价新诗。根据“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可知,当下诗人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去评价新诗。用否定句表述为“不能偏离原则评价新诗”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虽然社交焦虑的体验在成年人中不少见,但却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儿童怕生,不敢跟生人说话, 。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时,有的会哭闹, 。那些平时很活跃,但是到了陌生场合,由于紧张而一声不吭的孩子,就是因为焦虑而出现了选择性缄默症的症状。焦虑症状对多数孩子来说是一种

    26、生理性的反应,到了一定年龄, ,不需要去特别处理,顺其自然就好。如果此时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过分关注,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表现,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症状。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警惕自己因为孩子有了焦虑症状而导致自己也出现焦虑问题。家长的焦虑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且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1)也是社交焦虑有的则是一声不吭自己就能好转【解析】第一空由前文“虽然社交焦虑的体验在成年人中不少见,但却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可知“儿童

    27、怕生,不敢跟生人说话”也是一种社交焦虑,所以可填:也是社交焦虑。第二空由前文“有的会哭闹”可知这里句式上应采用“有的”,再结合后文“由于紧张而一声不吭的孩子,就是因为焦虑而出现了选择性缄默症的症状”可知这里内容上应该是“一声不吭”,结合起来可以填:有的则是一声不吭。第三空由前文“生理性反应”以及后文“不需要去特别处理,顺其自然就好”可知焦虑症状对多数孩子来说到了一定年龄自己就能好转,所以可以填:自己就能好转。(2)社交焦虑不是成年人才有;家长不必过分关注;家长自己不能焦虑【解析】第一段由“虽然社交焦虑的体验在成年人中不少见,但却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儿童怕生,不敢跟生人说话”可知本段的主要意思是

    28、社交焦虑不是成年人才有。第二段由“不需要去特别处理,顺其自然就好。如果此时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过分关注,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表现,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症状”可知本段的主要意思是家长不必过分关注。第三段由“家长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警惕自己因为孩子有了焦虑症状而导致自己也出现焦虑问题”可知本段的主要意思是家长自己不能焦虑。因为“家长的焦虑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且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类之所以能超过其他生物,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部的东西都知道调理,譬如种植花草,或养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使其清洁整齐,也是

    29、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且要调理,那么对自己更得要经常调理。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调理心思,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一篇文章,如果缺乏条理,只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 。而心思之条理清楚,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我们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起初心很乱,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敷衍,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写好。(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30、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1)就必须调理他;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解析】第一空,语段强调的中心是“要经常调理自己”,根据“如果我们爱惜他”是假设句,再根据“也是一种调理”可知,应填“就必须调理他”。第二空,语段强调的中心是“调理心情”,根据“因为”可知,此处是因果句的原因部分,再根据“只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可知,应填“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2)(1)调理外界不能忘记调理自己(2)调理自己不能缺少心情调理;(3)缺乏精力就不能调理好自己【解析】首先分段概括段意。分析第一段,共有三句话,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具有概括性,由“人类之

    31、所以能超过其他生物,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对外界我们尚且要调理,那么对自己更得要经常调理”可知,主要意思是“人类要经常调理自己”。分析第二段,共有五句话,其中第一句和第四、五句是观点,中间进行类比论证,故可归纳出主要意思是“调理心情是调理的根本”。分析第三段,共有三句话,其中前两句是分析,第三句是类比论证,根据“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可以概括出主要意思。最后,根据以上概括的信息分别用一个否定句表述即可。(二)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_。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疫灾不仅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

    32、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发生得相对频繁;_,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_,政府蠲免租税,赈济

    33、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社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摘编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主要意思。【参考答案】(1)(示例)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温暖期气候较稳定每当疫灾发生时【解析】第一段中,第一句话是主旨句。根据关联词语的提示,与“既

    34、受制约”结构上相照应,第一空的形式应该是“又受制约”,根据下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自然规律看”两处确定要补写的关键词为“自然规律”。第二空前面是分号,前后两句语意形成对比,应该填写与“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相反的情况;第三段“疫灾”一词反复出现,为关键词,按照逻辑关系,应该是“在中国古代,什么情况下政府会怎样做”,据此推断应该与“疫灾发生”有关。(2)(示例)第一段: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第三段:疫灾的应对,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民间的行为。【解析】题目要求用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首先应想到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既又”“一边一边”等。第一段中第一句是文段

    35、的中心句,且包含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符合要求,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第三段,关键词语是“疫灾”,根据“政府蠲免租税”“民间则捐钱捐粮”,可表述为“疫灾的应对,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民间的行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 ,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领略精神的高贵,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先秦诸子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结合,

    36、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 ,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6分)【参考答案】(1)但相比较而言(但与精神财富相比);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幸福”等均可);只有这样(“只有守住底线”“只有操守坚正”“惟其如此”等均可)(共 5 分,答对一句 1 分,两句 3 分,三句 5 分。答案不唯一

    37、,答题方向正确,语意通达即可。)(2)(1)求幸福不只在物质享受 (完全否定物质财富的意义是不对的)(2)求幸福不要自私自利 (3)求幸福不要丧失操守(见利忘义) (共 6 分,答对一句 2 分。意思对即可。双重否定句不给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众所周知,一手烟指吸烟者吸入的烟,二手烟指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和烟头的燃烧产物。这种混合物包含超过69种致癌有毒颗粒、重金属和其他物质。 ?三手烟就是二手烟产生的所有颗粒,以及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其他颗粒。香烟散发出来的尼古丁能与环境中的一切表面上沉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毒颗粒。 当一个家庭中出现三手烟时, ,因为他们往往会在地上爬行或

    38、席地而坐。天性好奇的儿童什么都要伸手摸摸,还经常把手放进嘴里。孩子拥抱吸烟者时,就会吸入并吸收吸烟者衣服、皮肤和头发上的三手烟颗粒。资料显示,在家庭中暴露于香烟烟雾中的儿童猝死的发生率较高。如果婴儿习惯仰面睡觉并生活在无烟家庭中,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请分别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参考答案】(1)那么什么是三手烟呢 儿童最容易受到伤害猝死的风险会明显降低(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一手烟、二手烟的定义及其危

    39、害。三手烟的定义及其危害。儿童是三手烟的最大受害者。(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科学界基本形成一个共识: 。但最近,一位名叫日置幸介的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理论:在地震发生前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地震发生地上空的电子就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似乎是即将发生的地震引起的。日置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发现。在日本东北大地震之后,( ),这两次地震所在地都有详细的GPS数据。日置发现,在这两场地震发生前至少30分钟,电子密度都出现了明显增加;地震越大,。在2014年智利的8.2级地震中,电

    40、子密度出现变化的时间是提前了25分钟,而在9.O级的日本东北大地震中,这一提前时间则是40分钟。所以说,电子信号,还会表明即将发生的地震的相对大小。(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又观察了另外两次大地震B他观察了另外两次大地震的情况C又另外发生了两次大地震D另外两次大地震又引起了他的注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参考答案】(1)A(解析,承接前文,是日置观察地震,排除CD;句尾连结后文“这两次地震”更恰当,排除D;“在日本东北大地震之后”,A项的“又观察”比B项的“观察了”更恰当,

    41、综合选A。)(2)地震是不可预测的电子密度出现变化的时间越提前不仅提示地震即将发生(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20”暴雨会成为郑州人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科学走来了,盲目走开了。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 )。在全民求知的氛围中,科学传播发挥出巨大能量。在灾难中,科学传播犹如站在船桅杆顶的哨兵,指引我们避开冰山和漩涡。科学传播不仅能稳定人心,还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社会的危机意识,指引大家在下一次危机中做出正确的行动。我们愈发感受到,建立灾前、灾中、灾后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前,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正进一步觉醒;

    42、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正进一步提升;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力量也正在进一步增强。(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些受到热烈追捧,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秉承人本主义精神B.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受到热烈追捧C.受到热烈追捧的是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D.那些秉承人本主义精神,受到热烈追捧的是服务于大众利益的科学知识(2)请分别使用一个因果复句和一个单句概括第三、四两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每个句子不超过40字。(6分)【参考答案】(1)B【解析】B项主干部分为“科学知识,

    43、受到热烈追捧”,引起后文“在全民求知的氛围中”,并与前文“科学走来了,盲目走开了”相照应,衔接最恰当。A项主干部分为“科学知识,秉承人文精神”是对“科学知识”的诠释,C项主干部分为“受到热烈追捧的是科学知识”是对“受到追捧”的解释,D项主干部分为“那些是科学知识”是对“那些”的解释,与上下文衔接均不够恰当。(2)第三段(因果复句):因为科学传播可以指引我们做出正确行动,所以建立科学传播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第四段(单句):科学知识的武装,进一步提升了公众与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意识、素养与力量。(每句3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脑机接口,是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用

    44、来实现大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当人类思考时,( )。人类进行不同的思考活动时,激活的神经元也不同。而脑机接口技术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脑中的这些神经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当下,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大类:侵入式脑机接口是指在大脑中植入电极或芯片。人的大脑中有上千亿个神经元,通过植入电极,可以精准地监测到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但这种方式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电极的植入不但会损伤大脑神经元,也会給大脑带来感染的风险。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是指头戴式的脑电帽,它主要是使用脑电帽上的电极从头皮上采集脑电信号。这种方式可以在头皮上监测到群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主要缺点是不够精准。(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

    45、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电流会逐渐变微小B. 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会产生微小的电流C.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电流变得不再微小D. 大脑皮层能够让神经元产生微小的电流(2)用含有“虽然.-但是”的复句分别概述第二自然段两类脑机接口的优缺点,要求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不超过80个字。(5分)【参考答案】(1)B 【解析】补写处前一句为“当人类思考时”,补写处后一句为“人类进行不同的思考活动时,激活的神经元也不同”,从前后文的语意逻辑看,补写处之后的句子应是对补写句及前一句的补充解释,由此可见,补写句的陈述对象应为“神经元”,这样,前后文陈述对象才能一致。而分析比较

    46、本题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C 两项均以“电流”为主语,D 项以“大脑皮层”为主语, 只有 B 项以“神经元”为主语,从陈述对象的角度来看,B 项最合理。此外,从补写处后一句中“激活的神经元也不同”,以及第二段中“可以精准地监测到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在头皮上监测到群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等句子的语意来看,“激活的神经元”主要指神经元的“放电”,所谓“放电”,意即电流由无到有,而不是指电流由大到小、由小到 大的变化。比较四个选项,只有 B、D 两项中“产生微小的电流”才能表达“电流由无到有” 的特点,而 D 项主语不当,应予排除。综上可见,B 项衔接最恰当,是本题的答案。(2)示例:

    47、侵入式脑机接口虽然可以精准地监测到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但是会对大脑造成一定损 伤;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虽然可以监测到群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但是不够精准。【评分说明】语意完整连贯,给 4 分;逻辑严密,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考生如果没有运用含有“虽然但是”的复句来概述,不给分。考生答案与“两类脑机接口的优缺点”无关,不给分。“两类脑机接口”与各自的优缺点对应出现错位,不给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我国北方,春天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树木花粉,主要来自柏树、桦树、梧桐、白蜡、臭樁。随着春天到来,这些乔木需要靠风传播大量花粉进行授粉。这些风媒花粉通过空气传播,不可避免地被

    48、我们吸入体内。正常人吸入风媒花粉 ,但对于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来说,会产生强烈、过激的免疫反应。比如花粉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引起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进而使人们出现过敏症状。所以在春天,有很多病人会持续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或哮喘症状,面部也容易起过敏性皮疹,出现眼睑水肿,甚至伴发植物来源的食物过敏。如果这些症状 ,就说明这个季节存在具有地域性的过敏原,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风媒花粉。很多人认为,北方地区随处可见的杨柳飞絮是造成过敏的“罪魁祸首”,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杨柳飞絮本身并不是过敏原,只是替更易致敏的风媒花粉背了“锅”。因为当飞絮漫天飞舞时,正值悬铃木等树种开花之际,二者时间重叠

    49、导致人们有所误判。(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简述语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参考答案】(1)(可能)没有任何感知 在每年春季周期性发作 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2)在我国北方春天,(1分)柏树、桦树、梧桐、白蜡、臭椿等乔木的风媒花粉,(1分)是重要的地域性过敏原,(1分)而杨柳飞絮往往替风媒花粉背“锅”。(1分)(另:转折复句1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苜蓿。 一是紫

    50、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其中黄花苜蓿能供人食用。为了简洁、方便,生活中人们就把黄花苜蓿直接叫作苜蓿。 ,连草木都嫌弃的河滩荒地,仍可见到它勃勃的英姿。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 。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作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馆颇具特色的菜肴。此莱色泽碧绿,柔软细嫩,鲜爽无比,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很高。(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51、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苜蓿是大片大片地生长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参考答案】(1)苜蓿分为两种苜蓿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还装点着人们的餐桌(还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2)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苜蓿疯狂生长的特点。原句是短句,句式灵活,节奏感强,并且与上下文的句式结构一致。原创语言风格更加活泼灵动动,与上下文更加和谐。原句在内容上更能凸显苜蓿生命力旺盛的天性,同时两个比喻分开表达,层次感更强。(1点2分,2点4分,3点5分)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2、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显然,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如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1)请在上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2)请使用一个包含连词的转折复句概括上文

    53、中第二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5分)【参考答案】(1)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2分)(答出“能否”计1分,答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容计1分)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2分)(答出转折关系计1分,答出“海洋可供开发”的内容计1分)并不是狭义上的粮食(2分)(答出否定关系计1分,答出“狭义上的”或“传统意义上的”计1分)(2)虽然有人担心地球可耕土地资源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但也有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海洋开发来获取食物。(要点:转折连词正确,计1分;前一句要包含陆地资源与人口的矛盾,计2分;后一句要包含向海洋索取食物的意思,计2分。如果前一句只表达了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接近极限,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练9:补写句子、语段概括题(续)-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01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