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许亨(选自《陈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阅读 最新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高考新高考 新高考文言文 2022新高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 资源描述: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问题。许亨,字亨道,高阳新城人,晋征士询之六世孙也。曾祖珪,历给事中,委桂阳太守,高尚其志,居永兴之究山,即询之所隐也。祖勇慧,齐太子家令、冗从仆射。父懋,梁始平、天门二郡守、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以学艺闻,撰毛诗风雅比兴义类十五卷、述行记四卷。亨少传家业,孤介有节行。博通群书,多识前代旧事,名辈皆推许之,甚为南阳刘之遴所重,每相称述。解褐梁安东王行参军,兼太学博士,寻除平西府记室参军。太清初,为征西中记室,兼太常丞。侯景之乱,避地郢州,会梁邵陵王自东道至,引为谘议参军。王僧辩之袭郢州也,素闻其名,召为仪同从事中郎。迁太尉从事中郎,与吴兴沈炯对掌书记,府朝政务,一以委
2、焉。晋安王承制,授给事黄门侍郎,亨奉笺辞府,僧辩答曰:“省告,承有朝授,良为德举。卿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学优而官自致青紫古人相思千里命驾素心不昧宁限城闉存顾之深荒惭无已。”高祖受禅,授中散大夫,领羽林监,迁太中大夫知梁史事。初,僧辩之诛也。所司收僧辩及其子頠尸,于方山同坎埋瘗,是无敢言者。亨以故吏,抗表请葬之,乃与故义徐陵、张种、孔奂等,相率以家财营葬,凡七柩皆改窆焉。光大初,高宗入辅,以亨贞正有古人之风,甚相钦重,常以师礼事之。及到仲举之谋出高宗也,毛喜知其诈,高宗问亨,亨劝勿奉诏。高宗即位,拜卫尉卿。太建二年卒,时年五十四。初撰齐书并志五十卷,遇乱失亡。后撰梁史,成者五十八卷。子善心,早知名,
3、官至尚书度支侍郎。(选自陈书许亨传)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学优/而官自致青紫/古人相思/千里命驾/素心不昧/宁限城闉/存顾之深/荒惭无已B.卿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学优而官/自致青紫/古人相思/千里命驾/素心不昧/宁限城闉/存顾之深/荒惭无已C.卿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学优/而官自致青紫/古人相思千里命驾/素心不昧/宁限城闉/存顾之深/荒惭无已D.卿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学优而官/自致青紫/古人相思/千里命驾/素心不昧/宁限城闉/存顾之深荒惭无已【答案】B【解析】“操尚惇深”“文艺该洽”句式对称,排除AC项。存顾之深:主谓结构,结构完整,其后断,
4、排除D项。译文:您的德操志尚宽宏厚道,经术博通,学而优则仕,自能取得高官显爵。古人相互思念,于千里之外命车夫驾车造访,初心不忘,难道还担心城池的阻隔?您对我的关心照顾如此深切,令我极为惭愧,情不能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士,古代指不出仕的隐士。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私谥即为“靖节征士”。 B.解褐,脱去贫民所穿的粗布衣服,易上官服。一般指初次入仕,与“释褐”意思相反。 C.黄门,宦官的别称。因东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宦官为黄门。 D.青紫,本为古时公卿所佩绶带的颜色,借指高官显爵,也可指显贵的服饰。【答案】B【解析】“意思相反
5、”错,意思相同。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喻始任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亨出身名门,颇有家学渊源。他的祖辈曾经在朝廷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他的父亲凭借学艺闻名,有所撰述;许亨也撰写过齐书梁史。B.许亨品行高洁,学问为人器重。他少年时继承家业,性格清正不随流俗,有高洁的节操和品行;他博闻强识,受到许多名流的推重和赞许。C.许亨知恩图报,安葬昔日知音。他在避乱郢州时曾受到王僧辩的赏识和重用,后来王僧辩被杀,他上表请求安葬,并与他人共同料理丧事。D.许亨识破阴谋,辅佐高宗即位。到仲举图谋将高宗赶出京师,他独具慧眼,洞察其中的骗局,劝说高宗不要奉诏,高宗即位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08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