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专题04《曹刿论战》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阅读真题.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122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78.3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曹刿论战 专题04曹刿论战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阅读真题 专题 04 论战 知识 汇总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资源描述:

    1、曹刿论战知识汇总作家作品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左传,原名

    2、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文体知识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 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

    3、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三传: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发生的原因要追溯到齐襄公在位时,齐国国内危机四伏,民不聊生。公元前686年,齐国的

    4、大臣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出奔到莒国,公子纠跑到鲁国。次年,齐国的大臣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时,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争夺君位。小白抢在前头,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但是鲁国仍派兵送公子纠回国,结果没有成功。后来齐国虽然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但仍不罢休,就借口鲁国参与了齐国的内政,于公元前684年春天发动了对鲁国的进攻。这次战争是诸侯间争权夺利的战争,齐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处于进攻者的地位,鲁国处于防御者的地位,而战争的结果却是鲁胜齐败。原文呈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

    5、/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6、望/其旗靡,故/逐之。”字音字形曹刿(gu) 又何间(jin)焉 肉食者鄙( b ) 牺牲玉帛(b) 弗(f )敢加也 小信未孚(f) 公与之乘(chng ) 登轼(sh)吾视其辙乱(zh) 望其旗靡(m) 夫( f)战词语汇释(一)重点词语1.齐师伐我:军队2.小惠未遍:遍及,普遍3.弗敢专也:独自享用4.虽不能察:明察5.对曰:回答6.既克:已经7.弗敢加也:虚夸,夸大8.必以信:实情9.必以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10.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11.衣食所安:指安身。12.弗敢专也:不;独自享有13.小信未孚:使信服14.齐师败绩:大败15.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6.故逐

    7、之:追赶17.一鼓作气:鼓起18.彼竭我盈:竭,穷尽;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9.难测也:推测,估计20.望其旗靡:倒下(二)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三)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2.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3.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4.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5.(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7.(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9.必以(情

    8、)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1.忠之(属)也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2.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5.齐师(伐)我古义:讨伐 今义:砍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四)一词多义1.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2.从:听(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4.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5.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则请从)6.之:助词,的(

    9、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7.安:养(衣食所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8.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五)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5.下视其辙:名词作状语,下车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失败特殊句式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2.省略句(1)省略主语:对曰:“小信未孚,民弗从也。”(省略了主语“曹刿”。)(2)省略宾语:必以分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

    10、。”)(3)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倒装句(1)宾语前置:何以战? “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呢?(2)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译文:在长勺交战。全文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

    11、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

    12、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重点提示1本文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明确:两条。(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13、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课文结构 3.写作特色(1)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如第一段写曹刿谒见庄公,进见的细节一概省略了,劈头就问“何以战”;第二段对战场的复杂情况及“未可”.“可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写,留待后面补叙,就更能突出“论战”的见解;第三段只用“公问其故”代替了鲁庄公一系列问话。但文章对战前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则详加叙述,因为战前是分析有无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是围绕主题写的,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败得

    14、失的原因一目了然。(2)结构严谨,前后照应。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第一段写战前准备,第二段写战时经过,第三段写战后总结,事态发展清晰,文章脉络分明。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第一段的结尾“战则请从”与第二段的“公与之乘”衔接,第二段的结尾“遂逐齐师”与第三段的“既克”衔接,三个段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此外,文章前后的照应也十分紧密。以第二段与第三段为例,“三而竭”与上段“齐人三鼓”相照应;“吾视其辙乱”与“下视其辙”相照应;“望其旗靡”与“登轼而望之”相照应;“故克之”与“齐师败绩”相照应;“故逐之”与“遂逐齐师”相照应。第二段只写“

    15、其然”,第三段补写“所以然”,一记一议.一实一虚,前后照应,相辅相成。(3)用对话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揭示出鲁庄公昏庸无知,曹刿深谋远虑。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成竹在胸.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大段议论,表现出曹刿的可贵的军事见解。课文主题这篇文章通过记叙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以及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运用正切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纪才能取胜的道理。同时表现了曹刿的政治

    16、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热情。理解默写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曹刿论战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17、忠之属也。5.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7.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句子是:公将战,曹刿请见。8.曹刿论战中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句子是:十年春,齐师伐我。9.曹刿论战中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句子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11.曹刿论战中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2.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佳句本文成语: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曹刿论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4《曹刿论战》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阅读真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2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