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曹刿论战》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阅读真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刿论战 专题04曹刿论战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阅读真题 专题 04 论战 知识 汇总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 资源描述:
-
1、曹刿论战知识汇总作家作品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左传,原名
2、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文体知识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 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
3、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三传: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发生的原因要追溯到齐襄公在位时,齐国国内危机四伏,民不聊生。公元前686年,齐国的
4、大臣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出奔到莒国,公子纠跑到鲁国。次年,齐国的大臣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时,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争夺君位。小白抢在前头,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但是鲁国仍派兵送公子纠回国,结果没有成功。后来齐国虽然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但仍不罢休,就借口鲁国参与了齐国的内政,于公元前684年春天发动了对鲁国的进攻。这次战争是诸侯间争权夺利的战争,齐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处于进攻者的地位,鲁国处于防御者的地位,而战争的结果却是鲁胜齐败。原文呈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
5、/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6、望/其旗靡,故/逐之。”字音字形曹刿(gu) 又何间(jin)焉 肉食者鄙( b ) 牺牲玉帛(b) 弗(f )敢加也 小信未孚(f) 公与之乘(chng ) 登轼(sh)吾视其辙乱(zh) 望其旗靡(m) 夫( f)战词语汇释(一)重点词语1.齐师伐我:军队2.小惠未遍:遍及,普遍3.弗敢专也:独自享用4.虽不能察:明察5.对曰:回答6.既克:已经7.弗敢加也:虚夸,夸大8.必以信:实情9.必以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10.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11.衣食所安:指安身。12.弗敢专也:不;独自享有13.小信未孚:使信服14.齐师败绩:大败15.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6.故逐
7、之:追赶17.一鼓作气:鼓起18.彼竭我盈:竭,穷尽;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9.难测也:推测,估计20.望其旗靡:倒下(二)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三)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2.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3.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4.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5.(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7.(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9.必以(情
8、)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1.忠之(属)也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2.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5.齐师(伐)我古义:讨伐 今义:砍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四)一词多义1.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2.从:听(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4.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5.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则请从)6.之:助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2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20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