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现代诗歌-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最新备考学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7 文学 文本 阅读 现代诗歌 2022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现代文 最新 备考
- 资源描述:
-
1、专题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现代诗歌【高考真题演练】1.2020天津卷请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5分)脊梁罗长城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2.2019天津卷 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6分)你还在我身旁戴畅瀑布的水逆流成上蒲公英的种子成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身旁!【参考答案】1. 运用角度,合
2、理解释 探究主题 语言表达【解析】首先分析本文的审美角度,通过题目“线条之美”以及文中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如“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等,可以把握住作者审美是通过对线条的欣赏进而欣赏艺术之美的,也就是通过某一个角度欣赏艺术之美。然后欣赏这首小诗。小诗的题目叫做“脊梁”,诗歌没有具体写“脊梁”是什么,甚至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线条”“形态”来比喻“脊梁”。如称它为“一条力的弧
3、线”,展示出有力的曲线;再运用间接意象作比喻,点出其象征意:以彩虹喻脊梁,赞美多年与自然奋战的劳动者的内在的力和美;用“青峦”喻“犁圈”赞美了劳动意义的重要;以“青峦”喻“脊梁”,赞美了劳动者的厚重品性。意象间的联结,构成了整体意象的鲜活和厚重之美。2.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渴望精心选择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表现真挚亲情再现日常生活细节,亲切感人层层铺垫,结尾点题、单句成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感【解析】本题要求说明你还在我身旁这首诗获奖理由。可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内容、艺术手法、诗歌的书写布局等角度分析。“瀑布的水逆流而上”到“厨房里飘来饭
4、菜的香,你把我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表达内心的渴望;“饭菜的香”“卷子签好名字”“帮我把书包背上”,精心选择日常生活中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真挚的感情,亲切感人;结尾“你还在我身旁”单独成行,与上文的层层铺垫形成呼应,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诗句的摆放来看,错落有致,形成视觉美感。【现代诗歌考点精讲】一、高考考情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阅读、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等,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现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1从诗歌选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蕴深厚的诗为主。与古代诗歌相比,新诗有
5、其自身的三大特色: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叠、交叉、群体等);表现手法的新颖性(隐语、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段的变异性(隐喻、移就、通感等)。2.从考查题型来看,2020年山东新高考样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模块选用了一首现代诗歌作为命题材料,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分别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类似于古代诗歌阅读的客观题。主观题分别为4分和6分,分别考查理解关键词句以及分析人称抒情角度的好处。2018、2019高考全国卷以及2020山东、海南新高考样卷考查情况如下:2020卷别山东样卷(16分)海南样卷文本体裁诗歌小说选文出处辛笛刈禾女之歌选择题第6
6、题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7题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简答题第8题“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第9题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2019卷别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文本体裁小说2018卷别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文本体裁小说二现代诗歌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
7、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二)基本类型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1)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2)自由诗:是近代欧
8、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诗歌分类中,人们经常提到朦胧诗。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它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对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三)基本特征现代诗歌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
9、列而成的语句群体,有着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以及形式的自由性。它的内涵是开放的,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四)鉴赏要素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体来说,鉴赏现代诗歌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诗歌的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把握诗歌的形
10、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2诗歌的语言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
11、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3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修辞、描写和结构脉络等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可参考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一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具体地讲,就是要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诗歌总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
12、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类别、风格、流派等因素。(五)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1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2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表达情感。3明“虚”“实”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
13、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4推敲手法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5知人论世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原题重现】典题文本阅读导引【典
14、例】(2020山东模拟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刈禾女之歌辛 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在苏格兰高原第一步:初读诗歌,借助意象,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起首两句,点明了她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然后诗人借助意象“水瓶”“井”写出对家乡甜美的回忆。下文诗人运用“金黄的麦穗”“阳光”“镰刀”“头巾”“白云
15、”等一系列明丽清新的意象群,描写了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和丰收的喜悦。第二步:阅读题干,借助选项信息和表达技巧,深层次解读诗歌。共四个小题。其中,第1小题为考查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的选择题,第2小题为选择题,考查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选择题。因为两个题都为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可以借助其他六个正确选项解读诗歌。第3、4小题为简答题。命题者往往在诗歌不易理解或理解诗歌的关键地方设置问题,借助这些问题,就可以深层次的解读诗歌。第3小题,“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借助这个题干要求就抓住了理解诗歌的关键。第4小题,考查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的好处。第三步:回归文本,逐题分析。在速读
16、文本和阅读题干的基础上精读材料,从原文文本“扣”答案。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要求选出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第二步,找准区间,分析选项。A
17、是对诗歌起首两句的分析,“山外是我的家”点出抒情主人公的_(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山外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写刈禾女_(收获时的心理活动),“我是原野上的主人”表明她是原野的拥有者以及内心的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的劳作,也透出她劳作时_(欢快)的心情,从中也看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角度观看原野,写刈禾女_(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他意思对也可),从诗中“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就可以看得出来。第三步,整理答案,规范书写。【自主试笔】_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专项复习课件-辨别和修改病句的方法∣长春版(2018)(共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