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类型专题09 古诗文鉴赏(讲义 试题) 2023年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198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7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09 古诗文鉴赏讲义 试题 2023年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 专题 09 古诗文 鉴赏 讲义 试题 2023 年五升六 语文 暑假 衔接 统编
    资源描述:

    1、【暑假衔接课】专题09 古诗文鉴赏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意境深远,含义深邃,语言凝练,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和音韵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古诗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音律、节律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在小学五、六年级,学习的古诗大多是五言或七言古诗以及简单的古词、古文,是小学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在五年级下册主要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从军行等七言古诗和简单的古文自相矛盾杨氏之子。结合语境,在说话、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在理解、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学会灵活

    2、运用。养成善于运用古诗交流的良好习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1.学习古诗文需要注意的问题。(1)读准字音:在古诗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学习时,首先要读准字音。如自相矛盾一文中的“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的“夫”,读“f”,而不读“f”。(2)按节奏和音韵诵读古诗:诵读古诗,除了具备一般的朗读要求外,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注意节奏和音韵。(3)理解字义、词义:古诗文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运用各种方法去理解字义、词义,注意它与今天所讲字义、词义的不同是理解古诗文的基础。(4)了解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社会现实、文学发展、

    3、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文,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搜集、积累。(5)理解、把握全诗意境:在理解字义、词义及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体会感情:准确体会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文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用新颖巧妙的技巧抒情表意,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7)古诗的的朗读和背诵:古诗的意思一般都比较含蓄,有些诗句的含义还比较深奥,一下子很难读懂看透。所以在学习古诗时一定要反复读,仔细品,直至熟读成诵。这样才能进入诗中,真正理解古诗。(8)灵活运用古诗文名句:古诗文语言精练,抒情表意、阐明事理非

    4、常生动、巧妙,特别是一些名家写下的妙语佳句。结合语境,在说话、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也是我们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在理解、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2.五年级下册学习的古诗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自相矛盾杨氏之子六年级对古诗文的学习和掌握要求进一步提高,重点学习更难理解一点,道理更深刻,意义更深远一点的古诗文。六年级上册学习的古诗文有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关于“古诗文”的检测,试题类型较为灵活,考查重点侧重于对古诗

    5、文的积累、理解、赏析和评价。主要题型有:有关古诗文的作者、作品、年代等文学常识的填空、判断、选择和连线题;古诗文的默写与补写题;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题;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题;分析古诗文表现手法题;理解古文字词题;翻译古文句子题;体会古诗文所蕴涵的哲理题。这部分设题范围广泛,题型灵活,试题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针对古诗文赏析、评价和体会思想感情这方面的试题,难度很大。学生在复习时应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六年级对古诗文的掌握和运用比五年级难度更大一些。在掌握学习古诗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理解、把握古诗文意境:在理解字义、词义及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

    6、、意境,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才能够读懂古诗文内容呢?六年级需要掌握的要点整理如下图:一、常考题型五年级六年级1.有关古诗文的作者、作品、年代等文学常识的填空、判断、选择和连线题。2.默写古诗,补充古诗。3.理解诗句或古文句子的字词和句子的意思。4.填写古诗文名句题。5.体会古诗文所蕴涵的哲理题。1.有关古诗文的作者、作品、年代等文学常识的填空、判断、选择和连线题。2.默写古诗,补充古诗。3.理解诗句或古文句子的字词和句子的意思。4.填写古诗文名句题。5.体会古诗文所蕴涵的哲理题。二、真题演练1.(2023聊城 百草园小学 五年级期末)根据语境填写诗句。(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7、一)中描写儿童不会耕织,却也在茂盛的桑树底下模仿大人的样子种瓜的诗句是: , 。(2)长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耸入云霄几乎碰到天。看到眼前的景色,我不由得吟诵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 , 。(3)看着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短笛,弟弟想起了村晚中的诗句: , 。2.(2023聊城 外国语 五年级期末)选择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填在括号里。(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A.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 ,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B.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 , 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C.这两句诗写景中包含着边疆将士思

    8、乡的悲伤之情。(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A.被金统治的宋朝老百姓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B.诗句抒发了对金人统治下人民的同情,对无力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C.诗句表达了金人统治下的原宋朝百姓希望跟南宋军队一起奋勇杀敌的决心。(3)下列( )句诗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3.(2023聊城 新星小学 五年级期末)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解: 供: 傍: 阴: 这两句话的

    9、意思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稚子: 铮: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浥: 4.(2023聊城 东昌府区 五年级期末)把古诗补充完整,再说说后两句话的意思。游子吟汉乐府慈母手中线, 。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后两句话的意思是: 5.(2023聊城 东阿 五年级期末)看图默写古诗,完成练习。村 晚宋雷震 , 。 , 。(1)请展开想象,简要描述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首诗中的“横”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6.(2023聊城 鼎

    10、顺小学 五年级期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稚子弄冰这首诗中体现时间的词是“ ”,意思是 。整句诗是对孩子玩耍时一连串的 描写,一个“ ”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剜冰时的样子。这首诗写的是小孩子在冬天用冰穿上彩线做乐器敲打,突然冰碎,发出玻璃碎的声音,以 的笔调,写出了孩子的 与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 (朝代)的诗人 的作品。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祖国山河的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 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 ,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 。7.(2023聊城 百草园小学 五

    11、年级期末)阅读古诗,完成下面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将晓 王师 (2)本诗重在写“迎凉有感”,在入题前却极言山高水长,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上称作 ,陕北民歌“ ”形式常用这种表现手法。(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2023聊城 百草园小学 五年级期末)阅读古文,再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文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谁?连一连。(2分)其 儿 孔 君 夫子孔君平 杨氏之子(2)从“为设果,果有杨梅”中可以看出( )A.杨氏之子非常喜欢吃杨梅。B.杨氏之子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杨氏之子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展现了自己的霸道。B.以“孔雀”为名来反问孔君平,这样可以贬低孔君平的身份。C.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4)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 来表现人物的特点。(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基础

    13、训练。1.读句子,完成填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孔君平在 上做文章,孩子也在 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 。(2)孩子采用 的方式,说“ ”,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 ,又表达了“ ”这个意思。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 ,语言的 。2.把诗句补充完整,填一填。(1) ,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 (2)劝君更尽一杯酒, 。【唐】 送元二使安西 (3)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 (4)黄沙百战穿金甲, 。 【 】王昌龄 (5) ,唯见长江天际流。【唐】 3.读句子,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句子。(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14、物莫能陷也。”鬻:_ 誉:_ 莫:_ 陷:_句意: (2)其人弗能应也。弗:_ 应:_句意:_(3)不可同世而立。立: 句意: (4)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利: 4.看图,默写古诗,完成填空。 , 。 , 。 , 。这首诗的意思是: 5.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是送别诗的是( )。A.凉州词 B.送元二使安西D.村晚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下面哪句不能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儿童幸福生活的?

    15、(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D.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6.观察图画,然后写出相应的诗句。(1) (2) (3)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童孙未解供耕织, 。”这两句话出自宋朝诗人 写的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表达了农村儿童的 。(2)“羌笛何须怨杨柳, 。”这两句诗出自 代 写的 。(3)“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出自 代 写的 ,意思是: 。(4)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的 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晋代士族阶层 的小说。品读课文,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 的小孩子形象。面对孔君平的“挑衅”“ ”

    16、,杨氏之子毫不慌乱,脱口而出“ ”。8.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练习。 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涧中。(1)这首诗出自 (朝代) (作者)写的 。请先用一个字 概括山涧的特点,诗中采用了 的写法。(2)补全诗句。(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人闲桂花落 时鸣春涧中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作者在诗歌中透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二、提升训练1.回忆学过的古诗问,完成练习。(1)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 写的,字 ,世称“ ” 。他的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是唐代 诗派的代表,有“ ”之称。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 ,送别的地点 。这首诗通过写细雨中设

    17、宴为友人饯行时劝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 之情。(2)村晚中的前两句描写的是 。诗人把 、 和 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 的图画,为后两句写 布置了背景。诗的后两句表现了 的可爱,一个在牛背吹笛, 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3)独在异乡为异客, ;春草明年绿, ;自在飞花轻似梦, 。 (4)自相矛盾这则寓言选自 ,写的是 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5)“绿遍山原白满川, 。”这两句话出自 代诗人 的 ,句子的意思是: 。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 翁卷 乡村四(6)这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出自四时田园杂兴中的“ ,也傍桑阴学种瓜。”,还有稚子弄冰中的“稚子金盆脱晓冰, 。”更

    18、有村晚中的“ ,短笛无腔信口吹。”2.说说下列“之”“其”的用法。(1)誉之曰: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3)又誉其矛曰: (4)其人弗能应也: 3.带点的词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打“”。(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聪惠:听觉灵敏( ) 聪明( )(2)儿应声答曰应声答曰:马上作出回答( ) 出声回答(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没有听说( ) 如此说来( )4.理解课文内容,在正确的答案后打“”。(1)“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这

    19、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看图,根据意境默写古诗,再完成填空。 (1)这首诗前两句着重写景: 、 、 、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 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在 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 。(2)后两句话的意思是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分)(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2分) 绩麻: 供: (3)跟随着作者 ,我们看到了两组镜头,勤劳的乡村男女和天真可爱的儿童,请你任选一组人物,结合诗句,描写一下你看到的画面。(4分)

    20、我选的是 (乡村男女 儿童)。画面: (4)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 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 。(5)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草/满池塘/水满陂 B.草铺横野/六七/里C.短笛/无腔/信口吹 D.不脱/蓑衣卧/月明(2)品析字词。牧童中“铺”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村晚中“满”写出了 的景象,由“衔”和“浸”可以想象到 的

    21、情形。(3)为两首诗首诗选择合适的插图:牧童( ),村晚(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儿童生活,体现了童真童趣。( )从“村晚”“落日”“黄昏后”可知,两首诗都描绘了傍晩时分的景象。( )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描写乡村景象,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两首诗种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而牧童通过“不脱蓑衣”体会到牧童的懒惰。( )8.阅读自相矛盾课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

    22、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吾盾之坚( ) 吾矛之利( )或曰( ) 弗能应也( )(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那个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让楚人哑口无言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衔接要点二、真题演练1.(1)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2)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3)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2.(1)C (2)C (3)A3.(1)理解,懂得 从事,参加 靠近 树荫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2

    23、)幼小的孩子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3)磨破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4)湿润,沾湿。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4.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报得三春晖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3)“横”字表现了牧童

    24、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6.(1)晓 早晨 动作 脱 清新明快 喜乐 失望(2)宋代 陆游 雄阔壮丽 亡国之恨 企盼 失望与埋怨7.(1)快要天亮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2)起兴 信天游(3)不好。“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4)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对王师的期盼,同时也暗含对统治者未能及早收复失地的不满。8.(1)孔君平:孔 夫子杨氏之子:其 儿 君(2)B(3)C(4)语言(5)是一个聪慧 、幽默 、思维敏捷的孩子。衔接训练一、1.(1)姓 姓 孔雀 (2)否定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礼貌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 敏捷 机智幽默 2.(1)三万

    25、里河东入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3)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州词 (4)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从军行(5)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1)卖 称赞,夸耀 没有什么 刺穿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不能刺穿它。”(2)不 回答 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3)存在 不可能同时存在。(4)锋利。 又夸耀我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没有它穿透不了的东西。”4.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

    26、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5.(1)B (2)B (3)D6.(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7.(1)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天真可爱(2)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凉州词(3)孤帆远影碧空尽 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4)刘义庆 世说新语 言谈轶事 聪明机智、思维敏捷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8.(1)唐代 王维 鸟鸣涧 静 以动衬静(2)

    27、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3)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时而,偶尔(4)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5)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作者在诗歌中透露出了闲适、愉悦的情感。二、1.(1)王维 摩诘 王右丞 山水田园 诗佛 清晨 渭城的客舍 恋恋不舍(2)山村晚景 池塘 山 落日 优雅美丽 牧童出场 乡野黄昏晚景 悠然自得,淳朴无邪而快乐 (3)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孙归不归 无边丝雨细如愁(4)韩非子难一 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互相抵触(5)月

    28、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6)童孙未解供耕织 彩丝穿取当银铮 牧童归去横牛背2.(1)代词,他的 (2)表示所属关系,的 (3)代词,他的 (4)代词,那个 3.(1) (2) (3)4.(1)A (2)B5.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沧桑又插田。(1)绿原 白川 子规 烟雨 初夏 水田插秧 紧张与繁忙(2)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6.(1)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桑阴学种瓜(2)(1)把麻搓成线。 从事。(3)示例:乡村男女 乡村里,村夫农妇都很忙碌。他们白

    29、天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一刻也不闲着。(4)热爱劳动 农民的辛苦和繁忙(5)对劳动人民的赞美。7.(1)C(2)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水草丰满 落日挂在山头,和青山一同倒映水中(3)B A(4) 8.(1) 坚硬 锋利 有人 回答 (2)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穿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3)那个人让楚人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来比较是盾坚硬还是矛锋利(4)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局面。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9 古诗文鉴赏(讲义 试题) 2023年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9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