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6 《曹刿论战》 (知识梳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刿论战 专题36 曹刿论战 知识梳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 36 论战 知识 梳理 备战 2024 年中 语文 39 文言文 阅读
- 资源描述:
-
1、专题36:曹刿论战知识梳理一、曹刿论战知识梳理一览表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左丘明,生卒年不详,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 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
2、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史书体例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责任担当名人名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3、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作品简介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作品评价文章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但却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原则,是后发制人,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
4、过:“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毛泽东这段精辟而深入的分析,是人们研究本篇作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它把古人某些片断的感性认识和军事实践经验,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升为系统的军事理论,为人们树立了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范例。创作背景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
5、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字音(1)曹刿(gui)(2)又何间(jin)(3)肉食者鄙(b)(4)弗(f)敢加也(5)小惠未偏(bin)(6)小信未孚(f)(7)公与之乘(chng)(8)战于长勺(sho
6、)(9)下视其辙(zh)(10)登轼(sh)而望(11)彼竭(ji)我盈(yng)(12)望其旗靡(m)(13)夫(f)朗读节奏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
7、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重点词语1. 曹刿(gu):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2.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 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 伐:攻打。5. 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6.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7.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8. 谋:谋议。9. 间(jin):参与。10. 鄙:鄙陋,目光短浅。11. 乃:于是,就。12.
8、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1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14.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15. 遍:一作“徧”,遍及,普遍。16. 牺牲玉帛(b):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玉,玉器。帛,丝织品。17. 加:虚报夸大。18. 小信未孚(f):(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另有说法认为通“普”,普遍。19.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0. 狱:(诉讼)案
9、件。21. 察:明察。22. 情:实情,也可解释为真情、诚心。23.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24.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25.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26. 公与之乘:与,和,另有说法为给予。之,指曹刿。乘,共乘一车,另有说法为战车。27. 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28. 败绩:军队溃败。29. 驰:驱车追赶。30. 辙(zh):车轮碾出的痕迹。31. 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32. 遂:于是,就。33. 逐:追赶,这里指追击。34. 既克:已经战
10、胜。既,已经。35.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36.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37. 再:第二次。38. 三:第三次。39.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40. 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41. 伏:埋伏。42. 靡(m):倒下。43. 曹刿论战: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通假字“小惠未徧”的“徧”通“遍”,遍及,普遍的意思。古今异义1、又何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2、小大之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3、弗敢也
11、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4、必以(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诚信)5、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 )6、 肉食者,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7、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8、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9、必以(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10、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1、忠之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2、衣食所(古义:养 今义:安稳)13、弗敢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和占有)14、神弗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5、齐师我 古义:讨伐
12、今义:砍)16、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一词多义【故】(1)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2)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夫】夫战,勇气也;(2)其夫呓语:丈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予观夫巴陵胜状:那【于】(1)战于长勺:在;(2)告之于帝:向;(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从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之】(1)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2)公与之乘:代词,指曹刿(3)小大之狱:助词,的;(4)公将鼓之:助词,补足音节,无义;(5)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军【以】(1)何以战:凭借;(2)必以分人:把;(3)必以情:按照、根据【从】(1)民弗从也:听从;(2)战则请从:跟随【其】(1)其乡人曰:
13、他(曹刿)的;(2)公问其故:其中;(3)吾视其辙乱:他们(齐军)的【加】(1)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词类活用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福:福气,此处意为赐福,保佑。译文: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2、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鼓:敲打的乐器,此处意为击鼓。译文: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3、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车马,此处意为乘战车。译文: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4、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下面,此处意为下车。译文: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
14、队形。5、齐师败绩。(名词作动词)败:失败,此处意为大败。译文:齐军大败。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名词作动词)以:因为,原因,此处意为用,根据。译文: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7、忠之属也。(形容词作名词)忠:忠心地,此处意为尽力做好分内之事。译文:这才是尽了本职以内的事情。特殊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倒装句】1、宾语前置:何以战?“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呢?2、状语后置:战于长勺。“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3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高考英语复习:任务型阅读主题突破(江苏适用).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