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新课标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11 难忘 泼水节 新课
- 资源描述:
-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0个字、1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3. 教学用具 PPT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学生自由谈理由)是的,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傣族人民也有着与春节一样热烈而又温馨的节日,
2、那就是泼水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兴奋不已。 2配乐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老师相机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的六、七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达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独特的魅力。 3观赏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谈感想) 4(课件出示课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
3、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学生读课题)板书:难忘的泼水节 5示题质疑: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可1961年的泼水节却给傣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吧。板书:1961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反馈读书所得:读了课文,你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周总理来了,老师相机板书:周总理)3交流汇报资料:同学们,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汇报)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心情怎样?(特别高兴)你是从哪些段落知道的?请读出来。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1、自
4、然段,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2)齐读第1、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过渡:这样的好总理要来,傣族人民又会怎样欢迎他呢?(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勾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然后读一读。(2)指名汇报。(3)(课件依次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关图片)指导学生感悟第3自然段。体会“四面八方”和“赶来”。“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傣族人民从遥远的小山坡赶来了,从山间的平地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学生说)指名读这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内心的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齐读这句话。体会红色的意义。“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5、孩子们,你觉得这里的红色代表着什么?(喜庆、热情、吉祥)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感情。傣族人民还觉得场面不够热闹,他们又把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船桨声、水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斓的绚丽景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这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喜庆的场面,谁愿意用你的声音、你的朗读来展现这场面的热闹?指名读。咱们全班一起来感受感受这喜庆的场面吧!齐读。体会人民深情的欢呼。过渡:傣族人民一切准备就绪,敬爱的周总理终于来了。周总理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为了和傣族人民同庆泼水节,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不远万里,长途跋涉,
6、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a.(课件出示句子: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之情,找一找。(欢呼)b.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人们到底会怎样欢呼呢?(学生自由发言)c.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是呀,从山寨赶来的老乡们激动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从坪坝里赶来的傣家儿女深情地欢呼(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过渡:周总理来了,周总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边。(1)(课件:书本插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穿着、神态,并学会
7、运用“笑容满面”造句。为了与傣族人民融为一体,周总理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装。“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从“笑容满面”你感受到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你还见过谁笑容满面地干什么?(学生练习说句子)。(2)老师引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周总理把自己当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来到傣族儿女中间。“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看到这样亲切、这样随和的总理,还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满了(幸福、快乐),让我们怀着幸福与快乐的感觉一
8、起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齐读)。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泼水了!(1)周总理是怎样向人们泼水来表达他真诚的祝福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2)指名汇报。(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波洒,为人们祝福。)(3)周总理泼水这句话中哪些词是表现周总理泼水时的动作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4)指名汇报,再集体订正。(课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动词:端、拿、蘸、泼洒、祝福。(5)师生共同表演读这句话。来,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咱们一起来做做动作读这句,分享分享泼水的快乐吧。(6)畅想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