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9).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狗包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9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小狗 教案 教学 设计 优秀 公开 49
- 资源描述:
-
1、小狗包弟教案一、目的要求1、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真实原因,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二、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三、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抛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四、课时:1-2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在上课前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狗这种动物的同学请举一下手。看来喜欢狗的同学真不少,那同学们为什么会那么喜爱狗呢?请两位同学起来谈谈,自己对狗的看法。嗯,大家对狗的看法大致就是可爱、忠诚等。但具体说来,每个人对狗的感情都不尽相同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小狗包弟(板书:小狗包弟),看看作者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是怎样的,当中有没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二)作家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 年 11 月 25 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 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 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 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 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 年至 1985
3、 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关于随想录:1978 年之后,巴金完成了他的五卷随想录,这些短章是巴金对于“新时期”文化的重要贡献。作品表现了一个老人强烈的人道精神和对于社会开放和自由的 渴望,对于“文革”和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伤害做了深入的反思,重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观 念。这种解放的要求,这种不间断地探索和表现“人”对于美好世界的追求,正是巴金的写 作最让人感动的一面,也正是“现代性”文化的启蒙精神的最好表征。(三)请学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字词的意思(带点的要注音):舔舐(
4、tin)作揖(y)租赁(ln)叱骂(ch)解剖(po)堕落(du)舐犊情深(sh)缉毒 (j)修葺(q) 编辑(j)并填充以下有关小狗包弟的资料卡: 姓名包 弟种族日本起名缘由瑞典旧主人起名“斯包弟”,为了简化,称“包弟”;“弟”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当作是自己家人来看待。 性格特点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何时被巴金收养1959 年 何时被害文革期间(1966 年 8 月下旬)巴金对其的感情变化疼爱有加变成了大“包袱”,胆战心惊轻松沉重内疚羞耻自责(四)整体认知巴金对小狗包弟感情的变化是我们这篇课文学习的关键,这种波澜起伏的感情是由什么 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一
5、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现在,请大 家再次阅读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为几部分,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 和尾声。楔子 (1 自然段)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开端 (2 自然段) 包弟来历发展 (36 自然段) 七年相处结局 (79 自然段) 一朝离别尾声(1013 自然段) 真心忏悔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 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请一位学生简单复述下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提出问题:小狗包弟的悲剧是怎么造成 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一步一步地阅读这
6、篇散文。(五)内容分析作者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1. 朗读“楔子”部分思考: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 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2. 阅读“开端、发展、结局”部分,回忆包弟特点(聪明、可爱、通人性、有情义)。 思考: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