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2).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9946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7.2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记念刘和珍君
    资源描述:

    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特别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2、深刻领会作者冷峻的眼光和热忱的心灵,学习作者深刻的洞察力。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勇者”、“更强者”、“怯者”、“更弱者”,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疑难之处做好标记,准备课堂质疑。2、搜索并整理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对鲁迅做过高度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2、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为什么说鲁迅是空前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就通过先生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来领 略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情怀以及英雄本色。二、整体感知:鲁迅先生曾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总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鲁迅华盖集杂感)下面,就让我们以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为指引,看看在 1926 年的一场震惊全国的事件 “三一八”惨案中,各种不同的人物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透过这些角色,感受先生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一)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 1、思考:谁是勇者?看课文注释,了解

    3、背景:1926 年 3 月 18 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 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明确:请愿学生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毅然前往,不畏不惧,他们是勇猛的,是“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的典范。2、梳理:阅读课文有关刘和珍生前事迹的文字(主要在第三大部分),了解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及其品质。明确: 毅然预定莽原(坚毅、思想进步)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有责任心) 欣然前往请愿(单纯、正直)常常微笑,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三)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1、

    4、谁是怯者?段祺瑞执政府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和手无寸铁的爱国民众,他们是怯懦的,是不折不扣的 怯者。惨案发生后,一些御用文人为段政府开脱罪责,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受 人利用”、“自蹈死地”。这些文人是段政府的帮凶,也是怯者的代表。2、品味:“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结合全文,体会句子内涵。明确:惨象反动军阀(段政府)的血腥镇压;流言御用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种伎俩是屠刀加钳口术,以达到“愚民弱民抑民”的目的。3、思考:惨象和流言的制造者为什么把矛头指向请愿者而不是列强呢?明确:这就充分暴露了他们怯懦的本质,

    5、他们是“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可见,勇敢是勇者的墓志铭,怯懦是怯者的怯者的通行证,是非善恶,在这场震惊中外的事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三、勾勒全文,体悟情感归纳总结文中哪些人物是勇者和更强者(霸者)?哪些是怯者和更弱者?鲁迅对其情感态度怎样?参考:勇者更强者怯者更弱者横眉冷对千夫指请愿者列强段政府请愿者御用文人俯首甘为孺子牛敬憎怜具体分析情感:(注意划横线的字词)1、体现对请愿者的敬:刘和珍君;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中国的女性临难竟 如是之从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和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2、体现对段政府和御用文人的

    6、憎: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但是中外的 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揭露出中外杀人者的罪恶。表达出作者对英雄的敬和反动者的憎。)3、体现对请愿者的怜: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分析品味文中富有内涵的语句】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讨论:这里的“猛士”指谁?明确:惨案发生后,走狗文人为主子开脱罪责,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

    7、”,只有鲁迅勇敢地站出来,为学生讲话,这里的“猛士”既是对刘和珍的赞叹,又是鲁迅先生自己的写照。2、“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思考:鲁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唤起人们的斗志,以呐喊唤起人们沉睡的灵魂。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思考:鲁迅为什么称自己为“苟活者”?为何把这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部分?明确:鲁迅称自己为“苟活者”,这里表现了他的谦虚和对死难烈士的尊敬。同时给人以 精神的鼓舞,激励后人继续前行,使此文起到战斗号角的作用。四、救救孩子1、“不可救药的民族中,总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思考:这里的“不

    8、可救药”是什么意思?“英雄”和“孩子们”是什么人?这里的“不可救药”透漏出鲁迅先生对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深深忧虑及愤慨之情。这里的“英雄”是用了反讽的手法,指那些压迫民众,残害弱者的“杀人者”(即文中的“怯者”)。这里的“孩子们”是“弱者”,但更是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比如刘和珍君等请愿者,他们需要社会和他人爱护和帮助。这句话体现了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人道主义情怀,体现了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正义感。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出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并大呼“救救孩子”。在本课中,“强者(霸者)”和“怯者”在扮演着“吃人”的角色,“弱者”是“被吃”的对象,“勇者”则是正义的化身。只有出现更多的勇者,我们的

    9、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希望更多的弱者转化为勇者(板书),共同应对奴颜媚骨的怯者,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更加富有正能量,充满爱、正义和光明!五、民族的脊梁(幻灯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在本文中,刘和珍等请愿者挺身而出,不畏强暴,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爱憎分明、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鲁迅先生更是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直不乏具有民族脊梁的仁人志士。大家想到了哪些人?(学生自由回答)(古代:岳飞、文天祥;近代:林则徐、闻一多;“感动中国人物”)是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

    10、一个具有浩然正气的民族。古有志士仁人舍生取义,为国献身;今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各类人才。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你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希望。风华正茂的你们,该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怎样做新时代的民族脊梁。)请大家以“争做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脊梁”为题,写一篇小论文。板书设计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勇者弱者怯者【教学反思】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经典课文,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教材如何改动,它都在所选之列, 足见其的典范性。然而这样的文章,虽然

    11、常教常见,但许多教师还是觉得难以把握,要么流于俗套,讲得繁多冗长而剥脱了学生赏析的自由,要么放任自流,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之自主阅读而不得要领。那么,怎样才能既使学生自主地品味,又让学生迅速抓住文章的精髓呢?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我探索出这样一条教学思路。一、找到好的切入点。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导入课题,支撑文本,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备课时,我在资料书上偶然看到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总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觉得这句话的内涵与本课十分契合,这里的“

    12、勇者”、“强者”、“怯者”、“弱者”,在文中各有所指,于是就尝试着用它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事实证明,这个切入点不仅达到牵引全文,辐射整个课堂的效果,而且能够深度挖掘文本内蕴,有利于学生体会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刻性与人文性。二、通过关键句来理解全文。怎么处理教材是一个学问,纪念刘和珍君共 7 部分,篇幅较长,课堂上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句,以此来引发全文,而不需要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我以前上此文时就眉毛胡子一把抓,用了三四个课时,结果出力不讨好,学生兴趣索然。而这次的教学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本课设计以切入点为总纲,拉动文中的有效信息,这样就重点突出,线索明晰。三、

    13、结合作者的核心思想来理解文本。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是先生长久沉默之后的第一声呐喊,这篇小说的核心思想是“吃人”,这一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可视为先生的原始思想,本初观念,最本真,最深刻,因而也会在其它作品中得到印证和加深。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列强、段政府、走狗文人,都在扮演着“吃人”的角色,请愿者、广大民众则是 “被吃”的对象,因此,先生站起来说话,为的是“救救孩子”。可见先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心肠。所以,结合狂人日记中的“救救孩子” 来将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处。四、结合民族精神引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结合这句话,理解文本,并延伸到历史和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第四次教纪念刘和珍君,以前三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这次只用一个课时就轻松 做好,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2).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994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描写儿童的成语及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描写儿童的成语及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振穷恤贫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振穷恤贫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挂肚牵心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挂肚牵心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拾掇无遗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拾掇无遗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角之口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角之口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节向学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节向学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抃风儛润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抃风儛润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手泽之遗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手泽之遗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戴笠乘车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戴笠乘车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不甚了了的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不甚了了的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一喷一醒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一喷一醒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愣头愣脑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愣头愣脑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惊才风逸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惊才风逸成语解释.doc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悲愁垂涕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悲愁垂涕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性烈如火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性烈如火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成语解释.doc
  •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志满气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志满气骄成语解释.doc
  • 广西桂梧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桂梧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马跑得快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马跑得快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颜色的成语大全.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颜色的成语大全.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随声附和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随声附和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远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远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进步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进步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速快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速快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多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多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贪心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贪心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诸葛亮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诸葛亮的成语.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