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1).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念刘和珍君
- 资源描述:
-
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鲁迅的文章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可多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帮助理解文中的情感。 教学思路为点关键理思路品感情析深意,通过对重点字句的讨论分析,逐步理解作者内在的情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2. 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1. 仔细研读课文的重点语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领会和掌握分析。探 讨、归纳、表述等多种方法,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2. 进行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训练。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
2、于斗争的事迹,培养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 秀品质。教学重点1. 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2. 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教学难点1. 选择合理的切入点,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2. 创设恰当的情境,跨越时空界限,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浏览注释,勾划难句。2. 教学中拟采用讨论法、点拨法。媒体设计1. 播放有关“八一三”惨案的历史纪录片。2. 制作有关鲁迅、刘和珍的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感受刘和珍的形象和精神品质,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感情线索。 教学步骤一、导语
3、设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 以示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 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出示关于鲁迅介绍文字及图片的投影卡片) 二、解题1. 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 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 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
4、 22 岁。2. 关于“三一八”惨案,教学时可参阅文中注释。3. 文题中的“纪”相当于“记”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见语文学习98 年第 6 期第 35 页)。(出示有关刘和珍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播放有关“三一八”的历史纪录片) 三、研习课文1. 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 22 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刘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