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5).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5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教学 设计 优秀 公开 15
- 资源描述:
-
1、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二、教学重点: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四、教学方法:1、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 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2、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
2、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 的诗人情感。3、对比鉴赏法: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 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你所知道的徐志摩。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31 年 11 月 19
3、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 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情境营造: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 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 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 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小结:表现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之情。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1、朗读指导: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注音:青荇(xn
4、g)斑斓(ln)河畔(pn)长篙(go)漫溯(s)语气:舒缓、低沉节奏:轻柔、和谐、回环复沓押韵:每节押韵、节节换韵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细化问题:(1) 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招摇” :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 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 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 “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首尾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