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最后 姿势 第二 课时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体会出谭千秋老师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最后的姿势”句子的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人生的价值。3、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最后的姿势”句子的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人生的价值。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音乐让时间充满爱、几张具有代表性的“
2、5.12”大地震的图片学生准备:1、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2、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教学方法:情境导入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学习方法:进入情境,敬重情感油然而生;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真正懂得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选择为了保护四个孩子,放弃生的希望,是用行动诠释了他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听音乐让世界充满爱2、看汶川地震图片,感受地震造成的心理恐惧。3、找出课文中对地震场面的描写,读出那种震撼、恐惧。4、出示图片:(图3)一名还压在楼板下的男孩子,透露出渴望的眼神,从他的眼神你能看到什么?5、谈话:是啊!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任何人都渴望生存,而一位既平凡
3、又伟大的老师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死亡,他就是6、引读:谭老师在牺牲前,告诉他的学生人生的价值是:(师引读,生接)7、小结:谭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真正的价值,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那最后一刻的姿势上。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感受谭老师生命中最震撼人心的时刻。(板书:最后的姿势)(二)导入课文,读中感悟,1、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三次描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勾画下来。2、出示第一次描写“最后的姿势”的句子:(1)天空阴沉沉的,似乎预示着灾难的来临,谭老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师引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生:立即将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