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提升练习(6)(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 提升 练习 答案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语文 部编版 上册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提升练习(6)(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请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妙处。(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 ,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 , 的愿望。(3分)2.诗中“僵”、“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
2、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B. 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C. 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D. 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四)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驿:驿站。阳月:农历十月。殊:实。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前
3、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 (五)暮春山间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请说说诗中第一句中的“缓”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诗歌最后两句写得很妙,请简要赏析其写法。(2分) (六)舟过安仁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棹:船桨。1.诗歌第二句“收”“停”“坐”三个动作,写出了两个童子的 ;诗歌三四两句,围绕“怪”字,既写出了诗人的疑惑,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童子的 。(2 分)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展开适当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 分) 答案版:
4、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提升练习(6)(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请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妙处。(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答案:1.虚实结合、一语双关,生动形象的描写诗人深夜睡在床上听风雨时,梦中来到了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爱国热情。2.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做灯笼 |语文S版(2016) (共1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