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内江二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内江市 2022 届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模拟考试 内江
- 资源描述:
-
1、内江市2022届高考语文二模试题第卷(单选题,共27分)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第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第卷(单选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恫吓/显赫 鸡肋/勒索 设身处地/穴居野处B洗漱/塑料 迫降/迫切 烘云托月/哄抬物价C畜牧/畜养 足癣/选举 刚愎自用/
2、奴颜婢膝D稽核/犄角 剥削/削弱 嘁嘁喳喳/唧唧喳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撼卫 签单 暗度陈仓 赔礼道歉B宣泄 坐镇 历行节约 灯火阑珊C谍血 跟贴 备受欢迎 谈笑风生D煤炭 截流 出人头地 奉为圭臬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目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及其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B、本人在118路公交车上丢失一张银联信用卡,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500元酬谢,决不食言。C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D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
3、法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内江和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适当,内江灌溉区从此河清海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最早来到天府广场的是春光和海萍姑娘,很年轻,十八九岁的模样,长得白净、娇美好看,撑着一把小雨伞,带着我们看春景。B汪波住在二单元八楼,窗外没有人,但他总觉得有人在窥视他,那种好像如芒在背的感觉让他瞬间汗毛竖立。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时候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D在希拉里访华之际,美国将与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六国在马六甲海峡、苏禄海和苏比克湾举行为期五天的联合反恐演习。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
4、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无神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从现实而不是非现实,从人文而不是鬼神角度,即从无神的立场上彰显他们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尽管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多种内涵,但强调“天人合德”是其共同的旨趣,所指向的是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落实到“人性上”,落实到“心性处”,落实到“生命中”。因此,中国古人所称赞的学问是关乎人的“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为己的学问”、“真学问”、“大学问”。这些学问都是与鬼神无关的。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无神
5、论明确主张“两无论”,即无神论和无鬼论。无神论否定一切超自然、超社会的主宰者、决定者、驾驭者,包括实体性存在和非实体性存在,如“命”(专指神秘性的存在)。无鬼论否定人死以后存在于某个地方,并能以特殊的方式影响和作用于现实中的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道两家思想也都明确主张“两无”立场,即无神与无鬼。长期以来,儒家的“人本”和道家的“自然为本”作为中国无神论研究的两条主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在人和神的地位上,谁为本;宇宙天地、大道自然与神相比,谁为本。应当承认,从这样的角度进行研究也能反映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无神论特色,但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其思想的实质。实际上,儒、道两
6、家所主张的“人本”、“自然为本”,最终要表达的是现实的人性和生命问题,要解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问题。儒家认为,人的根性即在于人的“几希”,即“良心”、“明德”;要呈现它,必须在现实的境域中,在真实的生命中。所以,才有了儒家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发明本心”和“存心养性”的现实价值取向。道家认为,人的根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性。道家所谓的“自然”不是与文化世界相对的那个纯粹物理化的自然界,而是一种原始的、本然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道家自然观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出了造成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是人类自身,是人的本性的丧失,是人类受到物之役、情之累、心之滞、意之染,即人欲的
7、横流、私意的泛滥。所以,只有摒弃和破除它们,方可显现真性、复归素朴,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这是道家对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然万物能否按其本性存在,决定因素是人类能否按其本性生活;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存方式。所以,才有了道家的“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的价值取向。道家“以自然为本”思想的落脚点还是“人文”。儒家的“本心”和道家的“自然”所凸显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神”。(选自王友三、徐小跃“无神”: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2022年9月8日人民日报)5有关“无神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神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儒、道两家
8、都从无神的立场上彰显自己的价值取向。B“无神论”主张“两无论”,“两无论”即无神论和无鬼论,既否定一切超自然、超社会的主宰者,又否定人死以后存在于某个地方。C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则是“无神”。D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道两家共同主张的“本心”和“自然”所凸显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神”。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只有摒弃了私欲杂念,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B道家指出造成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是人的本性的丧失。 C有关人的生命的学问、为己的学问、真学问、大学问都是与“两无论”有关的
9、。D道家主张以自然为本,认为要呈现人的根性必须在现实的生命境域之中。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的、本然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谓之道家的“自然”,这种所谓的“自然”不是与文化世界相对的那个纯粹物理化的自然界。B儒、道两家的无神论特色通过对人与神谁为本、自然与神谁为本的研究反映出来,但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其思想的实质。C中国无神论思想否定一切超自然的实体存在和非实体存在,因而认为人死后只能以某种特殊方式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D由于人欲的横流、私意的泛滥,使得自然万物不能按其本性存在,因此道家倡导“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的价值取向。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
10、言文,完成89题。郭逵,字仲通,其先自邢徙洛。康定中,兄遵死于敌,录逵为三班奉职,隶陕西范仲淹麾下。仲淹勉以问学。方议取灵武,逵曰:“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未几,泾原任福以全军没,人服其先见。陈执中安抚京东,奏为驻泊将。执中与宾佐论当今名将,共推葛怀敏。逵曰:“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执中始怒,居数日,问曰:“君何以知葛怀敏非名将而败事邪?”曰:“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执中叹曰:“君真知兵,怀敏既覆师矣。”保州卒叛,田况遣逵往招之。逵与乱者侍其臻尝同事范仲淹,驰至城下,示以旧所佩紫囊。臻识之,即与其党韦贵、史克顺皆再拜,邀逵登城。既 见 申 谕 祸 福 众 或
11、疑 不 即 下 曰 若 降 恐 不 免 逵 请 以 身 为 质,于是开城降。论功加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庞籍镇河东,俾权忻州。契丹来求天池庙地,籍不能决,以诿逵。逵访得太平兴国中故牍,证为王土,檄报之,契丹愧伏。种谔受嵬名山降,取绥州,夏人遂杀杨定。朝论以边衅方起,欲弃绥。逵曰:“虏既杀王官,而又弃绥不守,见弱已甚。且名山举族来归,当何以处?”既而夏人欲以塞门、安远二砦来易,朝廷许之。逵曰:“此正商于六百里之策也。非先交二砦,不可与。”遣其属赵离、薛昌朝与夏使议,唯言砦基,离曰:“二砦之北,旧有三十六堡,且以长城岭为界,西平王祥符所移书固在也。”虏使惊不能对,乃寝其请。逵忱慨喜兵学,神宗尝访
12、八阵遗法,对曰:“兵无常形,是特奇正相生之一法尔。”因为帝论其详。在延安,使以教兵,久不就。逵择诸校习金鼓屯营者六十四人,使人教一队,顷刻而成。尤善用偏裨,每至所部,令人自言所能,暇日阅按之,故临阵皆尽其技。卒。辍视朝一日,赠雄武军节度使。(节选自宋史郭逵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使惊不能对,乃寝其请 寝:休息B神宗尝访八阵遗法 访:询问C在延安,使以教兵,久不就 就:完成D令人自言所能,暇日阅按之 按:察看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地远而食不继 衡乃诡对而出B、即与其党韦贵、史克顺皆再拜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C录逵为三班奉职 何以汝
13、为见D朝论以边衅方起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执中始怒,居数日,问曰:“君何以知葛怀敏非名将而败事邪?(5分)译文: 。(2)逵访得太平兴国中故牍,证为王土,檄报之,契丹愧伏。(5分)译文: 。1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3分)既 见 申 谕 祸 福 众 或 疑 不 即 下 曰 若 降 恐 不 免 逵 请 以 身 为 质。12结合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叛军为什么会“开城降”?(4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甘州遍毛文锡秋风紧,
14、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1)、词的上阕意象选取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2)、词的下阕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战争的艰苦和残酷?并简要分析词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题,如多选只按前6题计分)(6分)(1)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2)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申
15、之以孝悌之义,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7)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一条鱼李世民苦瓜捉住了一条鱼,一条足足有三斤重的红尾巴鲤鱼。傍晚,苦瓜去田里放水,他正弓着腰疏通水沟,猛地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苦瓜心里一惊,心想,这天都快黑了,总不会闹鬼吧。他出了一身冷汗,转身就想跑开,谁料又是“哗啦”一声,苦瓜一个趔趄,一腚坐到了水田里。那条红尾巴鲤鱼就被苦瓜坐到了腚下。苦瓜想,真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苦瓜回到家把鱼放到水盆里,看着它挣扎的模样,开始盘算怎样处理这条鱼。他首先想到的是老丈人,明天
16、是老丈人的七十大寿,媳妇带着孩子今天早早地就去了,明天若把这条鱼送给老丈人,还不把老丈人的门牙给乐掉。苦瓜甚至能想象出老丈人掂着鱼,咧着嘴冲苦瓜笑,露出两颗又大又黄的门牙的样子,苦瓜琢磨琢磨又觉得不妥。苦瓜想,如果村主任知道了,又怎样看我苦瓜呢,还有,他正准备托村主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干脆就把这条鱼送给村主任算了。苦瓜刚这么想过,又觉不妥。村里人发现我把鱼送给村主任,会不会骂我贱呢?这几天爹有病,正吃着药,是不是应该把这条鱼送给爹,让老人家补补身子,也显显我苦瓜的孝心。最后苦瓜还是摇了摇头,若是媳妇儿葵花晓得了,不把自己骂个狗血喷头才怪哩。想来想去,那条鱼还是被放进了水盆里。苦瓜自语道:“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人教版七下 语文 第四单元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2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