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2 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2 沪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摇花船
- 资源描述:
-
1、摇花船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及注释理解“娉娉婷婷”、“即兴”、“火铳”、“信天游”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的规则。3. 感受摇花船是一种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艺术活动,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民间活动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并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教学难点:体会摇花船等民间艺术活动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并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和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前准备:媒体
2、播放民间艺术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了解花船1.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咱们国家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每逢过年过节,人们常常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心中的快乐。尤其在作者的家乡,每年元宵节时还要举行一种民间艺术活动,那就是摇花船。2. 板书课题,齐读。二、学习1-5节,了解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1.摇花船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大家读读第1-第5节,边读边思考,第1-第5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3. 交流(1)第1节写了什么?(摇花船的时间)板书:时间(2)第2节写了什么?(花船的样子)板书:样子(3)这一节写谁?(生:花船姑娘)对花船姑娘有哪些要求?(随机归纳,板书“
3、选”“摇”)师:这节先写选花船姑娘,再写怎么摇花船再读这一节,想想写选花船姑娘的是哪几句?写摇花船的是哪几句?理解:偶数偶数就是双数,好事成双双喜临门在中国的传统中,用双数表示吉利,摇花船也是这样。理解:视而定(4)第4节在写谁?(船老大)随机板书:船老大摇花船不是在水里摇的,船老大也不是真的船老大,所以加了引号。对船老大有什么要求?(即兴编唱)板书:唱理解:即兴编唱(5)第5节写什么?摇花船的出行规则板书:出行规则理解:火铳火流星3.看来,摇花船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活动,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规定,根据板书说说摇花船有哪些规则。尝试复述。三、学习6-8节,体验“我”做花船姑娘的幸福1.过渡:为什么我
4、对摇花船的规则那么熟悉呢,因为作者有一次亲身经历,并且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文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摇花船还给作者带来了意外惊喜,请快速浏览第7节,找出这个字。(竟)(1)理解:竟出乎意料没想到(2)但事实是自己真的成了最美的花船姑娘,原因是什么,读第6节,找一找2. 学习第6节随机交流(1)唱得好从哪里看出舅舅唱得好,文中句子找一找。(用了三个多么比喻句)学做舅舅夸一夸,指导变换人称。听音乐了解:信天游(2)省略号想象说话(3)做动作夸一夸(4)交流原因:扮得好理解:娉娉婷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正音部首都是女字旁边读边想象3.正因为不仅我扮得美,舅舅唱得美,怪不得那一回我成了最美的姑娘,所以人们引读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