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单元 29 呼风唤雨 世纪 课时 新课
- 资源描述:
-
1、29呼风唤雨的世纪第课时1.品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2.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难点】来源:ZXXK体会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学生交流齐读: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交流展示,感受变化。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其实,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
2、们的变化远远不止书中的这些,同学们,你们课前收集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谁来跟大家分享?(学生交流展示收集的资料,教师适时鼓励。)2.师:同学们,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这个时代有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交流)PPT出示: 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3.师: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PPT出示句子,学生齐读)21世纪,22世纪,23世纪未来的世纪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将创造一个个神话,一个个奇迹。二、发散思维,启发想象。1.师: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象未来的世界将有哪些奇迹。(播放轻音乐,学生想象,交流预设:未来的汽车能在空中飞,能在路
3、上走,能在水里游。未来的房子,夏天凉快,冬天温暖。学生们能乘着哪吒的风火轮上学。学生们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书包里也没有那么多书本,他们都有一台小小的像橡皮大小的机器,只要说一声口令,就能学到各种知识)2.师:你的异想天开就是你的伟大发明!伟大发明靠什么?(学生交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靠谁?(学生交流:靠我们这些祖国的未来栋梁。)一、回顾教材,总结全文。 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就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然后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大大改观。接着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
4、,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也知道了科技发展是由人类来主宰的。同学们,从现在起好好学本领,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你们的力量!二、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脑海中有了很多奇思妙想,下面以“未来的世界”为题,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小练笔)师:谁能将你的奇思妙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生交流分享,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适当点拨,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表达更清晰,更准确。)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y li自然的农()n社会,人们只能去()hun想()tn yn ji w的神
5、仙之类的事来()j tu美好的愿望。二、选词填空。发明发现1.自从我国()了石油之后,就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2.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爱迪生终于()了电灯。改变改观3.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大大()了。4.由于下雨,我们()了举行演讲比赛的计划。三、修辞我会辨。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3.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是科学技术改变的吗?()四、阅读直通车。神奇的机器人机器人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机器人叫尤尼梅特,又叫“万能生产者”,
6、是美国人在1961年研制成功的。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生”了。在茫茫宇宙中,机器人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第一个登上月球,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继而又飞上火星,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从此,机器人在太空中游弋(y)翱翔,大显身手。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寻宝藏、擒油龙,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在工厂,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电焊、油漆、电视装配、飞机钻孔、采煤、搬运,到处都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在农村,机器人种植庄稼、灌溉田地、植树造林、采摘水果、挤牛奶、剪羊毛、喂牲畜它们披星戴月,耕云播雨,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7、。 机器人还走向社会,加入人群。它们才华横溢,机灵精巧,能歌善舞,能说会道。有的成为棋坛怪杰、书画大师、体育能人,有的成为医学博士、手术专家、护士小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太空,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助手。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空。()的海洋()的面纱()田地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驰骋万里: 才华横溢: 3.什么是“机器人”?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机器人的活动领域有。【参考答案】一、依赖耕幻腾云驾雾寄托二、1.发现2.发明3.改观4.改变三、1.设问2.引用3.反问四、1.浩瀚神秘灌溉2.速度很快,不断地向前走。才华多
8、得像要溢出来一样。比喻很有才华。3.机器人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4.太空、海洋、工厂、农村以及社会各行各业20世纪人类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一切 1.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2.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9、梨花开”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 3.补充资料开阔了视野。当请大家交流搜集的资料时,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等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说明文里说明方法的运用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