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郊区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郊区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 郊区 2019 2020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 联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五校联考高二语文第一卷(共36分)一、基础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都正确的一项A.粳米(gng) 曲肱(gng) 摭取(zh) 卷帙浩繁(zh)B.慰藉(ji) 淬火(cu) 潢潦(lio) 小有舛漏(chun)C.忿懥(zh) 哀矜(jn) 恤孤(x) 见素抱朴(jin)D.谀佞(nng) 偾事(fn) 停爨(cun) 经训菑畲(z sh)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脚踝 踯躅 赝品 陷阱 铁裙箍 犄角之势B.打褶 痉孪 虬曲 龌龊 搽香粉 噤若寒蝉C.宅邸 勋绶 皱襞 安详 一垛墙 惊惶不安D.精粹 沉缅 果脯
2、腼腆 扣板机 欢呼雀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小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徒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徒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徒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
3、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徒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遺传给它们,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徒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的故事出现。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
4、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15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B.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C.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
5、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D.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三教”: 儒家、道教、释(佛教),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 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
6、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 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
7、-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粱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 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
8、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于”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
9、文化共同体.(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7.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
10、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912 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二州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歧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12、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B.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C.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环堵: 环绕,缠住。D.使从事于其间,今己显闻 显闻:显达闻名。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876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1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会飞的蒲公英3.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