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件:4-12 师说 (23张)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件:4-12 师说 23张 2014 2015 学年 语文 语文版 必修 课件 12 23
- 资源描述:
-
1、第12课师说语文版第四册学习重点1记:背诵本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韩愈名句。2读: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写: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4练:掌握介词结构后置句。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韩愈二十五岁中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课前阅读识
2、记夯实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句读()(2)郯子()(3)官盛则近谀()(4)苌弘()(5)师襄()(6)李氏子蟠()(7)老聃()(8)经传()(9)无长无少()dutny chnxinpn dn zhunzhn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涵咏词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2)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极端鄙视。(3)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4)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3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或师焉,或不焉:通“否”。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一词多义古
3、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吾师道也:学习或师焉,或不焉:从师传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文,解释经书的著作师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3)虚词归纳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于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指“事理”吾从而师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 词“他”作师说以贻之:代词,指“李氏子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定语“道”“师”与中心语“所存”之间的结构
4、助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助词“的”郯子之徒:助词,可译为“那样的”百工之人:助词,可译为“那样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 志,可不译之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答案】“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请你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1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
5、教育。(3)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4)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从并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5)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2词类活用(1)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吾师道也:名词用作动词,学习(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用作动词,从师(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课堂读写探究词句梳理(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6)耻学于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的事情(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是形容词用作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5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二则∣人教部编版(2016) (共2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