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课件:3.9《赤壁赋》20张(人教新课标必修2)说课.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赋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同步 课件 3.9 20 新课 必修
- 资源描述:
-
1、赤壁赋说课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散文名作。作者通过歌咏赤壁美景,凭吊赤壁古人以及对江水明月的哲理感悟来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苦闷和超脱豁达的心情。文章景情理浑然一体,文字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探究能力,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一、说教材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预习,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能大致读懂全文字面意(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2、,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言”(2)感悟文字之美,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象”。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画面。(3)通过探究文本,了解苏轼其人,“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3、教学重点:(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感悟文字之美。(2)探究文本材料,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走进东坡的内心世界。4、教学原则: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读懂读美读深二、说教法: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
3、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感悟文字之美,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通过联想探究,课堂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2、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86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