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2章 第3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2章 第3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5 高考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课件 部分 分析 鉴赏 诗歌 表达 技巧
- 资源描述:
-
1、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第三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谢道韫咏雪显才东晋时的一个冬天,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宰相谢安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一块儿赏雪。谢安忽然想考考孩子们的才学。空中飞舞的雪花,激发了谢安的诗兴,他脱口而出:“白雪纷纷何所似?”几个侄儿、侄女一听,知道伯父又来考他们了,一个个凝眉静思,都想显显自己的诗才。侄儿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一听,就皱起了眉头:“比喻不恰当,谁能有那么大力气把盐撒得满天空都是,何况,盐在空中很快成直线落下来,一点也不像雪花飘落的样子。”侄女谢道韫听
2、了也摇摇头,她不慌不忙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点点头,连声称赞说:“比得好!比得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飞舞。絮白似雪,雪轻如絮,这个比喻又贴切又形象。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 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
3、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然后展开分析,最后说明作用或效果。由题目可知环境是“雪后”,由内容可知书写对象是“梅”,可见表现手法是烘托和渲染,而“雪后”的环境衬托渲染梅花,突出梅花的品格。(2)本题考查的
4、是评价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由诗中“去还来”“前时”“昨夜”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由“惆怅”“遥怜”“相思”“成灰”“落鸦”“独自回”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惆怅、孤独、寂寞、失落的心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
5、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2013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苏 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
6、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第一小题时,可先说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简要分析。解答第二小题时,可先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然后再分析达到了怎么样的表达效果。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
7、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鉴赏: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嘉祐年间还朝,历任
8、枢密使、宰相。韩琦原唱题为“乙巳重阳”,乙巳是英宗治平二年(1065)。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时苏洵已五十七岁,五十七故说“晚岁登门”。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最”字,并以自己的“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看似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
9、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五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有牢骚。下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苏洵在嘉祐六年(1061)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嘉祐元年(1056),欧阳修荐苏洵于朝廷,“欲朝廷不次用之”;韩琦也以为可用,独富弼主张“姑少待之”。拖了两年,朝廷才召苏洵试舍人院。苏洵拒绝赴试,
10、朝廷授以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今属河北)主簿,编纂太常礼书,直至去世。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未必怎么“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连科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这个“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现在他已五十七岁,很难再有所作为。“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
11、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地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韩琦乙巳重阳说:“苦厌繁机少适怀,欣逢重九启宾罍。招贤敢并翘材馆,乐事难追戏马台。藓布乱钱乘雨出,雁飞新阵拂云来。何时得遇樽前菊,此日花随月令开。”韩琦诗那种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恐怕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
12、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这首诗在内容上堪称“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深刻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苦闷;艺术风格上也是“婉而不迫,哀而不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考点内容命题规律命题趋势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1.考查内容: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对表达方
13、式的辨析、对行文结构的辨析和对其他表现手法的辨析。2.考查形式: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题型比较固定,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分值一般为56分。1.热点预测: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方式四个考点中,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为考查热点。2.趋势分析: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几乎每年都会设点考查表达技巧,来年将会继续考查这一考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式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
14、情分析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修辞手法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29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13 沙田山居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