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0

类型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2章 第3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0299
  • 上传时间:2025-11-04
  • 格式:PPT
  • 页数:50
  • 大小:2.60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2章 第3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5 高考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课件 部分 分析 鉴赏 诗歌 表达 技巧
    资源描述:

    1、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第三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谢道韫咏雪显才东晋时的一个冬天,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宰相谢安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一块儿赏雪。谢安忽然想考考孩子们的才学。空中飞舞的雪花,激发了谢安的诗兴,他脱口而出:“白雪纷纷何所似?”几个侄儿、侄女一听,知道伯父又来考他们了,一个个凝眉静思,都想显显自己的诗才。侄儿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一听,就皱起了眉头:“比喻不恰当,谁能有那么大力气把盐撒得满天空都是,何况,盐在空中很快成直线落下来,一点也不像雪花飘落的样子。”侄女谢道韫听

    2、了也摇摇头,她不慌不忙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点点头,连声称赞说:“比得好!比得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飞舞。絮白似雪,雪轻如絮,这个比喻又贴切又形象。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 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

    3、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然后展开分析,最后说明作用或效果。由题目可知环境是“雪后”,由内容可知书写对象是“梅”,可见表现手法是烘托和渲染,而“雪后”的环境衬托渲染梅花,突出梅花的品格。(2)本题考查的

    4、是评价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由诗中“去还来”“前时”“昨夜”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由“惆怅”“遥怜”“相思”“成灰”“落鸦”“独自回”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惆怅、孤独、寂寞、失落的心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

    5、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2013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苏 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

    6、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第一小题时,可先说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简要分析。解答第二小题时,可先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然后再分析达到了怎么样的表达效果。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

    7、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鉴赏: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嘉祐年间还朝,历任

    8、枢密使、宰相。韩琦原唱题为“乙巳重阳”,乙巳是英宗治平二年(1065)。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时苏洵已五十七岁,五十七故说“晚岁登门”。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最”字,并以自己的“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看似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

    9、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五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有牢骚。下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苏洵在嘉祐六年(1061)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嘉祐元年(1056),欧阳修荐苏洵于朝廷,“欲朝廷不次用之”;韩琦也以为可用,独富弼主张“姑少待之”。拖了两年,朝廷才召苏洵试舍人院。苏洵拒绝赴试,

    10、朝廷授以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今属河北)主簿,编纂太常礼书,直至去世。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未必怎么“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连科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这个“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现在他已五十七岁,很难再有所作为。“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

    11、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地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韩琦乙巳重阳说:“苦厌繁机少适怀,欣逢重九启宾罍。招贤敢并翘材馆,乐事难追戏马台。藓布乱钱乘雨出,雁飞新阵拂云来。何时得遇樽前菊,此日花随月令开。”韩琦诗那种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恐怕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

    12、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这首诗在内容上堪称“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深刻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苦闷;艺术风格上也是“婉而不迫,哀而不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考点内容命题规律命题趋势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1.考查内容: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对表达方

    13、式的辨析、对行文结构的辨析和对其他表现手法的辨析。2.考查形式: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题型比较固定,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分值一般为56分。1.热点预测: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方式四个考点中,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为考查热点。2.趋势分析: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几乎每年都会设点考查表达技巧,来年将会继续考查这一考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式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

    14、情分析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修辞手法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5、”。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答题时注意除了指出修辞手法之外,还要对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加以赏析,也就是要回答将什么比喻成什么,有何妙处或作用。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鉴赏:两首诗

    16、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出作者个人独特的感受,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并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语言简练,生动形象。韦应物秋斋独宿写山中的月亮皎洁明亮,风儿不时吹动竹林,半夜里鸟儿不时被惊起,只有屋里的人独自静静地安眠。诗人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但孤独是淡淡的,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出恬淡自适的情怀。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赵秉文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写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雨声下在深深的竹林里,惊动得鸟儿不时地发出一声鸣叫,寒冷的树枝上想睡也睡不成。作

    17、者以惊鸟无宿暗喻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孤独中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修辞手法题答题方略1提问方式(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第句/联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答题步骤(1)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2)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及诗句内容。(3)最后点

    18、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终岁不闻丝竹声。()(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8)主人下马客在船。()答案:(1)借代(2)比喻(

    19、3)对偶、双关(4)拟物、夸张(5)比喻、夸张(6)设问(7)拟人(8)互文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表达方式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 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注花枝,放花

    20、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表达方式题答题方略1设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或直接就某一诗句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要求作分析。2答题步骤

    21、(1)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方式。(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表达方式。(3)阐述此表达方式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注: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解析:首句写竹坞、水槛,环境清幽雅洁,作者备感孤寂,自然引发思念友

    22、人之情。阴霾欲雨、四望迷蒙的天色,使作者的心情更加黯淡,增加了相思的浓度。而雨打枯荷的声韵似乎让作者略慰相思,稍解寂寥,但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增加了环境的寂寥,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答案: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伤感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鉴赏:这首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除了一个十分平常的中性词“相思”之外,其他都是景物的描写,然而却意在言外,无处不见诗人的情感。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

    23、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竹坞无尘水槛清”本来给人一种清幽静寂之感,而“相思迢递”带来一种绵绵的情思,“相思”与“迢递”的组合,音律上圆润婉转。“隔重城”三个字下得比较重,字里行间的失落之情又带来了诗歌情感上的变化。而到了“秋阴不散霜飞晚”,诗境转向抑郁悲凉,夹杂着些许烦躁不宁的心绪。最后一句突然变得轻盈了许多。虽是枯荷,在夜雨声中却别有一番情趣。而夜雨的清音恰恰又衬托出夜的沉静、骆氏亭的清幽。这样一来,几经起伏,诗人的情绪又慢慢地回到了第一句的境界。“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短短的四句诗,情绪多变,气韵生动,回环往复,内涵丰富。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

    24、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竹坞”与“枯荷”,一荣一枯;“水清”与“雨声”,一静一动;“隔重城”与“霜飞晚”,一远一近,景色的搭配也颇见匠心。其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千古名句,于衰飒凄清之中发掘出一种别样的优美、一份浓厚的诗情,因而意韵丰厚,兴味悠长。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

    25、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表现手法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2013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

    26、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延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注狱,中有冻死囚。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注:阌(w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秦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应从诗中对比的内容、对比的意图及造成的艺术效果等角度进行赏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答案: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

    27、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表现手法题答题方略1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为: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2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

    28、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 江张 先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请指出诗的中间两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的意思是想要把江色画下来却让人无从下笔,寻觅鸟声却发现其深藏在芦苇之中。这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觅鸟声深在芦”这句更妙的是虚实相生。鸟是不见的,但鸟声从深处传来,芦

    29、苇摇曳又是何等之美。颈联的意思是落日的余晖还留在天际,街市散尽已是一派静谧。万里晴空一色湛蓝,更映显出远山的孤凄。也是静中有动,“市声散尽”“青天都净”寓动于静。答案: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相互映衬等表现手法,澄碧的江水,芦苇深处的鸟声,落日未昏,市声散尽,青天如洗,远山兀立,给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点击按扭进入WORD文档作业随堂巩固 同步测评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语文(RJ)备考知识集萃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点击按扭进入WORD文档作业备考知识集萃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2章 第3节 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29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