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件:1.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2017 学年 语文 苏教版 必修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相信未来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首都的大街小巷被“串联”的人潮和狂热的口号淹没。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诗人产生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一方面,食指内心陷入迷惘之中;另一方面,他年轻、热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那年诗人20岁,他从家
2、乡北京去了山西杏花村插队。在离开北京之前,他挥毫写下了这首相信未来。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其诗歌创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引起诗歌界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得到公认,他被人们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是中国朦胧诗的创始人。1998年获“文友文学奖”。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
3、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朦胧诗及其特点:“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运动的产物。“朦胧诗”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特点: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3.释词义(1)摇曳:摇荡。(2)惆怅:
4、伤感,失意。(3)不屈不挠: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1)固执顽固辨析:二者都是贬义词,词义的侧重点和程度都不同。“固执”指(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程度较轻。“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也指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还指不易制服或改变。程度较重。例: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他思想顽固,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交流。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
5、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探索摸索辨析:二者都有“寻求发现”之意,但侧重点和适用的对象不同。“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摸索”指试探着(行进)或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例: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经过多年的观察,他终于摸索出了一些能使棉花高产的育种方法。(3)评定评价辨析:二者都有“评判”的意思,但具体含义不同。“评定”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评价”指评定价值高低或评定的价值。例:对具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委员会可直接给予相关的职称评定。他的演讲十分成功,老师们
6、给予了很高的评价。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目标一目标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赏析语言,把握其内涵,感悟作者感情。1.“美丽的雪花”有何用意?提示:“雪花”的洁白和上文蜘蛛网的灰色调以及灰烬的颜色构成强烈的对比,带给人愉悦和乐观的情绪,给人以希望。同时,雪花可以覆盖肮脏的大地,让整个世界焕然一新,给人带来一个崭新的未来。2.“依然固执”重复出现有何作用?“凝露的枯藤”象征什么?提示:“依然固执”重复出现,强调了信念的坚定与执着。“凝露的枯藤”象征遭受不幸但仍有韧性和不屈的精神。3.“未来人们的眼睛”有什么深刻内涵
7、?提示:明辨是非,不被假象迷惑而洞察历史真相。诗人相信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会理性思考,黑暗的现实会改变。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目标一目标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4.“相信未来”与“热爱生命”是什么关系?提示:因果关系。正因为相信未来,才热爱生命,才满怀激情地去创造辉煌的人生。5.前三节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在灰烬上写用枯藤写用孩子的笔体写。前两次表现精神贫困,第三次表明希望和信心。6.如何理解本诗对人性回归的呼唤?提示:对现实失望,导致对人性、文明的呼唤,成了本诗的写作
8、目的和出发点。希望未来人客观、公正地评定,实际上就是对人性回归的呼唤,对人的价值的肯定。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目标一目标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鉴赏艺术手法1.第3节前三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无比乐观的心态。2.最后一节诗歌的表达方式与前面有什么不同?提示:由前文的意象传情改为直抒胸臆。句式短促有力,节奏加快,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诗人理想与
9、信念的升华。3.本诗在修辞运用和节奏韵律等方面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修辞:含蓄蕴藉、含义丰富的比喻;反复手法的运用。节奏:句式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导学号61880001本诗前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在意象选取上具有什么显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试加以分析。提示:注意感情色彩,并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思考。参考答案: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问题导思多维探
10、究文脉图解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有人认为,我们自然要相信未来,但是更应该把握现在。有诗人说,夜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人还是应该现实一点,把握现在更实际。你是怎样理解的呢?提示:“相信未来”和“把握现在”是两种相互关联的生活态度,一种是理想化的,一种是现实性的。应辩证思考。参考答案:观点一:人应该相信未来,追求浪漫的未来。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无疑是个物质主义者。我们不仅要活着,更要有高尚的精神生活。观点二:人还是现实一点好。相信未来,我们要从把握现在开始,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的社会竞争
11、力。观点三:应该把“相信未来”的理念和“脚踏实地”的行动结合起来,二者不能偏废。我们既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不能只看到眼前一点,看不到长远的未来。我们应该提倡高尚的未来,既要使自己幸福,也为他人的未来造福。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
12、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HEN读写延伸DAYIJIEHUO答疑解惑首页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XINZHIDAOXUE新知导学DUXIEYANS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