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4单元 专题单元整合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4单元 专题单元整合 2016 年秋高 一语 文人 必修 课件 单元 专题 整合
- 资源描述:
-
1、成才之路 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第四单元专题一第四单元知 识 讲 解2课 时 作 业3考 点 解 读1考 点 解 读这一考点是从高考考试说明中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中分离出来的。对这一考点的运用,重点在正确理解熟语(主要是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等。其中不仅有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熟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表现在对词语的辨析选用是否正确等专门考查上,还表现在汉语拼音的试题中有熟语、汉字书写的试题中有熟语,甚至名句默写中也有熟语。因此,对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字音、字
2、形到字义,从出处、结构到意义、使用。知 识 讲 解2004年考试大纲把“正确使用词语”后面括号中的“包括成语”改为“包括熟语”。什么是熟语?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这个定义指出了熟语的结构和意义是较为固定的,它包括两种不同的结构成分:“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固定语句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语言里,一般词组和语句是临时自由组合的,而各种熟语则是经久沿用有了定型的,即熟语有着结构的凝固性;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充实了词汇的宝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1熟语的特点(1)结构上稳定性与灵活性
3、相结合。熟语不能随意作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碰钉子”,不能说成是“碰螺丝”;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改动一些字,如“碰了一鼻子灰”与“扑了一鼻子灰”,“不管(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拆开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顺序。如“开夜车”,可以说成“夜车不能开得太晚,要注意休息”。(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2熟语的分类(1)谚语谚语是口头俗语,一般有完整的句子。例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画虎画皮难画骨,
4、知人知面不知心”。(2)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如“墙上挂狗皮不像画(话)”,前部分“墙上挂狗皮”只是引子,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个歇后语的含义。歇后语产生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比如:“老虎驾车谁赶(敢)”,用“谁赶”对“老虎驾车”作字面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3)惯用语惯用语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如“打预防针”,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财神爷”本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其次,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
5、分浓厚。如“拍马屁”“寄生虫”“白开水”“抓辫子”“穿小鞋”“小心眼”等,全都具有口语色彩。讽刺和贬义的占绝大部分,如“红眼病”“戴高帽”“耍嘴皮”“眼中钉”等等。(4)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出来。例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事实胜于雄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熟语与俗语的区别(1)熟语按照辞海的解释,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现代汉语词典则说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