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中语文沪教版必修1课件:5-15《蒹葭》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蒹葭 2017届高中语文沪教版必修1课件:5-15蒹葭 2017 高中语文 沪教版 必修 课件 15
- 资源描述:
-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纪)五百余年间。经春秋后期孔子审订、整理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本。被后世儒家尊为经典之一.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即国风,为周朝各诸侯国和地方的乐曲,大部分是民歌。“雅”者,正也。周人认为的“正声”,就是周王朝直接管辖区的雅乐。雅分大、小雅。二雅小部分为民歌,大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作品。“颂”为庙堂颂歌,是贵族祭神祭祖、歌功颂德的乐曲。颂
2、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赋”即“铺”,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是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大多在诗的开端。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风、雅、颂、赋、比、兴这六者合称六义蒹 葭 蒹 葭 苍 苍,白 露 为 霜。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溯 洄 从 之,道 阻
3、 且长。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央。蒹 葭 凄 凄,白 露 未 晞。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湄。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跻。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坻。蒹 葭 采 采,白 露 未 已。所 谓 伊 人,在 水 之 涘。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右。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沚。蒹葭: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溯洄:逆流而上洄:上水,逆流从:追寻阻:艰险溯 游:顺流而下宛:好像、仿佛蒹 葭 苍 苍,白 露 为 霜。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溯 洄 从 之,道阻 且 长。溯 游 从 之,宛 在 水 中 央。时间环境追慕的对象伊人所在地点困难及决心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