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件:13 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 (共21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件:13 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 共21张PPT 2018 九年级 语文 人教部编版 上册 课件 13 诗词 第三 课时 21 PPT
- 资源描述:
-
1、13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苏轼苏轼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授课人:*一、新课引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在密州当太守两年了。中秋之夜,他约几个客人在超然台上饮酒赏月,席上听人说他将调官到别地,不免感叹自己的生活动荡不定。此刻,明月高挂在东山上,光华普照大地。在这家家户户团圆之夜,苏轼想起了弟弟苏辙,跟他分别已经
2、有五年时间了。那时苏辙在济南当小官,相隔不远,但“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苏轼一面与客人应酬,一面昂头望着明月,思绪万千,不可抑止。他在幻想中不觉飞进了清凉美丽的月宫,感到人生的遭遇不能十全十美,正如月亮有阴晴圆缺那样这天夜里,苏轼与客人欢饮达旦,喝得酩酊大醉,创作了这首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二、新课讲解读准字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丙辰()quqingqchn junbng chn 二、新课讲解重点词语解释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到天亮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二、新课讲解重点词语解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经受不住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哪里比得上二、新课讲解段落译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二、新课讲解重点词语解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雕花的窗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550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