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 第5单元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 第5单元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
- 资源描述:
-
1、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臧克家:天地为笼交麻雀臧克家居住的小四合院中,有一群“特殊的客人”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它们就是臧老呵护备至的麻雀朋友。四十多年来,不管风霜雨雪,不论多忙多累,臧老每天总是按时为这些麻雀朋友送食送水。天降大雪时,他怕麻雀找不到食物,便小心翼翼地扫出一片空地;暴雨倾盆时,他又打着那把半旧的塑料雨伞,将“饭场”移到南房檐下的青石台阶上一次,他上小学的外孙女在院中发现了一只蹒跚试飞的雏雀,便准备了一只大盒子,想把小麻雀养在里边。臧老知道后,立即阻止,并当即三令五申,不准任何人惊扰这只可怜的小鸟。他轻手轻脚地在小鸟藏身的花丛边撒上食物,放上清水,然后关切地
2、站在卧室里的窗前,向外眺望雏雀的动静。直到下午亲眼见到老雀将爱子带回巢中,连午觉都没睡好的他才放下心来。臧老搬进新居后,仍忘不了再三嘱托亲友照顾好他的这些老朋友。新居的阳台上、小窗前,也常有麻雀飞来唱歌。每当此时,臧老总会久久地、深情地凝视着它们,然后转过脸来问家人:“是不是四合院的老朋友又来看望我了?”臧老去世前的几年,曾多次对女儿讲,他想写一篇关于麻雀的文章。一次,夫人郑曼在整理臧老的床头柜时,发现他用颤抖的笔迹,写在稿纸上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天地为笼交麻雀解题:“交”,交友也。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等。山东诸城人。1930年至1934年于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
3、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的好评。作者介绍抗战前,诗人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抗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抗战后又出版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新中国成立后任诗刊主编,出版臧克家诗选学诗断想诗与生活等诗文选集。绿原,1922年生,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1941年开始发表诗作,是著名的“七月派”诗人。1942年绿原出版第一本诗集童心。1944年逃离重庆,先后在川北、武汉等地教英语。后因胡风案受牵连,被禁七年,期间自修德语。平反后任人民
4、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外国文学作品编辑出版工作。著有诗集又是一个起点集合等,译著有浮士德里尔克诗选等。食指,1948年生于山东,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为之起名郭路生。1968年到山西杏花村插队,插队时创作了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唱。1979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198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1992年,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梁小斌,1954年生于合肥,原籍山东荣成。1979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后成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人。1984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我的朦胧诗的
5、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后从事散文创作。著有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等,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说等。1老马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歌。背景解读2憎恨憎恨是绿原1941年12月写的,当时诗人虽然才18岁,就像那刚刚灌浆结穗的谷粒,但诗人并没有沉溺在年轻人所常有的童话般的幻想中,而是以他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一样的反动暴政,诗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怎能不“
6、憎恨”呢?于是诗人便以他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气写下了这首诗。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968年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食指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诗人就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4雪白的墙十年“文革”,给人们留下了沉重的创痛。正像春天的故事那首歌里所唱到的那样,“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风涤荡了神州大地层层的阴霾。但
7、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年代,神州大地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不会忘记那个让人心灵阻隔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怀疑和猜忌;不会忘记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人们的心灵被涂得肮脏不堪,整个社会充满了污浊、暗淡。诗人梁小斌写于1980年的雪白的墙,是对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人们心灵的一次真切呼唤。朦胧诗派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它由舒婷、顾城、北岛、江河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组成,“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诗还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并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8、。“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诗歌被章明命名为“朦胧体”。知识链接字音dozngnln字形呜咽绿茵揉搓糅合近义词辨析1骤然:突然;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2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词语解释1怎样理解老马全诗“朴素凝练”的语言风格?_【答案】老马歌咏的是一匹老马苦难坚忍的生活,却象征地概括了多少年来农民背上的苦难的重荷。全诗朴素凝练,用词精彩传神。“扣”“飘”字,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了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中见奇;“横竖”“咽”字,朴素、凝练形象地道出了老马的坚忍。这首诗不用柔曼的音调来诉说个人的哀乐,
9、也没用热烈的呼声来抒发对于旧世界的愤懑,而是用经过锤炼的诗句,抒写旧中国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勤劳与坚忍,让读者从咀嚼和回味中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2诗歌憎恨第一节的三个“不问”句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隐含意义?有什么作用?【答案】首节以三个“不问”句铺陈了业已消逝的诗意葱茏的美好风景:“群花”“繁星”“月光”“敲着我的窗”“风和野火”。这些童话般清纯、平和、安恬且生意勃发的景观,成为令人留恋的记忆,暗示了正是现实处境吞噬了诗意的境界。连用三个“不问”,语气决绝,实则是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在抗战的背景下,没有人能轻松地欣赏这些美好的景象,这种决绝的远离恰恰透露了诗人胸中的愤懑,定下全诗冷峻的基调。
10、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作者为什么把“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为题目?_【答案】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时,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这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4有人说雪白的墙这首诗是象征主义的诗,你同意吗?_【答案】同意。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的诗。诗歌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直接映射了那个年代和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作者以看见了雪白的墙为起点,围绕着“墙”这一个中心展开讨论。全诗看似写墙,而事实上句句都是诗人渴望幸福、希望逃离痛苦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表露。这是一首象征主义的诗歌,
11、关键在于作者笔下的墙与作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见的墙的同异。同:二者都是墙。异:后者仅仅是一堵普通的墙,前者却是“文革”时期写大字报,使“爸爸不在了”的墙。以后者写前者,这是一种象征。结构图示1老马全诗写了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尽,不堪驱使了,但还是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通过这一系列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它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希望。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老马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受压迫的农民的同情,对古老的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关注。主旨归纳2憎恨本诗通过一连
12、串的否定词,揭示了当时没有“群花”“红雀”“繁星”“月光”“风”“野火”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制造“诗人的竖琴/被谁敲碎在桥边,/五线谱被谁揉成草发了”的人物的愤慨,对“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的诅咒,对社会的抗争。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本诗通过对北京的知识青年坐“四点零八分”的火车离开北京时,和亲朋在车站分别的场面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朋的知识青年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冷静、客观地反映出了当时青年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的迷惘心态,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青年命运的关注,对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94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