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15劝学(节选)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15劝学节选 2019 2020 学年 粤教版 语文 必修 课件 15 劝学 节选
- 资源描述:
-
1、15 劝学(节选)劝 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诗意解读】诗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名句识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考点演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读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答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最后一句,“黑发”时的厌学和“白首”时的悔恨形成鲜明的对比,发人深省。感受:珍惜时光,勤奋读书,增加学识,树立大志;不要等到自己老了才后悔。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当时
2、人尊称他“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他虽属于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既要顺乎自然规律,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认识自然界。他主张“法后王”,在政治上主张用礼、法和术来维持社会秩序。因此可以说,荀子已经超脱了儒家思想束缚,他的学说,对以后的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者介绍荀子共32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是其弟子所记。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
3、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秩序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径与孟子所说的不同。他不是强调尽心知性,而是强调学习、积累,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体现了荀子的这个思想,强调学习对后天的教育作用。背景解读字音o plcn xnqjykuq jnqiluozhny字形枯槁缟素靛青绽放跬步洼地挺立铤而走险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特殊句式1“学不可
4、以已”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提示:一方面是指读书学习。另一方面,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是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由此看来,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也有益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2劝学(节选)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哪些仍有价值?哪些需要发展提高?提示:“学不可以已”“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等在今天仍然有价值。“锲而不舍”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虽然道理是正确的,但是在当今之世,需要注意提高学习的效率。荀子的时
5、代,物质文明比较落后,荀子可以“假借”的“外物”还只是“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而当今之世,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结构图示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所提倡的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主旨归纳1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对应考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提示】首先要了解设喻手法特点,再结合文本中的设喻手法与之对比,才能得出答案。【答案】(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
6、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有所成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
7、中,如“青出于蓝”“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2有人说,劝学(节选)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对应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提示】解答本题需要先找出文章写了哪几种“人”,再对这几种“人”进行对比分
8、析。【答案】“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善假于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用排比的形式来议论说理,可使语言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劝学(节选)艺术手法上的另一特色是较多地运用了排比句。作者把相关并列和正反对比的比喻都写成排比句。句式对称,读起来,音节和谐,朗朗上口,从而使文章气势充沛,语言整齐,更增强了说服力。技法镜鉴排 比【即时小练】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阐述你的
9、观点。要求运用排比手法。200字左右。【答案】找准位置,是张骞出行的驼铃阵阵,是苏武牧羊的忠诚刚烈,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浪花飞舞与雄心勃勃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们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们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也要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考点解读】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文言文翻译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准确)、达(通顺)”。考查内容涵盖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与用法、上下文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