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3课件:17 宋词四首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版必修3 粤教版必修三 2019学年 四首课件粤教 四首课件粤教版 2020学年 17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宋词四首粤教版 17课ppt
- 资源描述:
-
1、合作探究自主预习17宋词四首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了解宋词的特点,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2.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3.分析四首作品中词人所呈现的内心情感。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连线作者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崇安(福建崇安)人。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的形式从以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形式。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
2、律和谐优美。有词集乐章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文学史上称其父子三人为“三苏”。苏轼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诗、词、散文及书法,其成就都堪称第一流。作品有东坡乐府等。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少女、少妇时优越闲适的生活和闺房相思的情怀;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词作多抒发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风格也变得低回婉转,凄苦深沉。今有
3、李清照集漱玉词辑本传世。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在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他的词风以豪放见长,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他的词题材广泛,其中抒写抗金复土、倾诉壮志未酬的愤慨的作品,是其精华部分。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2.写作背景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非常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那样只为风花雪月,而是寄托了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雨霖铃就是抒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
4、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歌伎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苏轼已47岁,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的丈夫亡故,他们潜心收集的金石书画也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声声慢即是此时期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悲苦情感的抒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 1205年,作者此时在镇江知府任上。此前,他已被闲置了近二十年,本以为终于有机会
5、一展抱负,实现雪耻复国的愿望,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各人心怀鬼胎,对辛弃疾的正确主张不予采纳。作者对此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北固亭下临长江天堑,拔地而起,登临纵目,满眼风光。作者登亭怀古,忧虑当前局势,感慨自己到老还不能施展才略为国效力,字里行间充满着抑郁不平的苦闷和愤慨。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7.文言句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倒装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倒装句)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8.名句填空(1)执手
6、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6)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7)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运用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请试作分析。提示:作者由此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
7、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一阵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面对着送别的长亭,多么勾人愁思啊!表面上写景,实际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增强下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3.声声慢中前三句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提示:
8、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写女主人公想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表现空虚怅惘、迷惘失落的心态,非实写,赋无形于有形。“冷冷清清”写所处环境气氛,表现孤单寂寞处境和心境,反映词人晚景凄凉。“凄凄惨惨戚戚”直写内心情感,表达忧愁苦闷。三句把词人惆怅迷惘、凄清寂寞、哀愁忧伤感受层层揭示,真切反映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开头的叠词,为全词定下愁苦、哀怨的情感基调。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的怀古之情有什么不同?提示:苏轼念奴娇的怀古之情,主要是对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自己的联想。作者赞美周瑜的丰功伟业,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
9、的渴望和向往,但现实中的自己谪居边地,抱负难以舒展,古人的业绩无法企及,想忘情世事又不可能。所以苏轼的怀古之情,较多地表现为惆怅和无奈。辛弃疾永遇乐借古讽今,追怀刘裕驰骋中原,所向披靡,而刘义隆草率北伐、溃不成军的史实,痛感山河沦陷,南宋统治者无北伐复国之志,有苟且偷安、弄权谋私之实;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报国无门。因此,辛弃疾的怀古之情,更多地表现为悲愤不平和忧心如焚。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感情:无奈、伤痛、眷恋雨霖铃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进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写法探究
10、积累与运用1.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的妙处。提示:从呼应上片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浇愁,依然醉酒,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想与心爱的人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晓风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提示: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2)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