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中国建筑的特征 2020 2021 学年 新教材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下册 课件 第三 单元 中国建筑 特征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预 习 梳 理 与 积 累研 习 讨 论 与 鉴 赏练 习 思 考 与 运 用预习助读【认识作者】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建筑学家。他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逝世。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有中国建筑史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式注释等。【了解背景】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在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
2、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下列词语(1)素来:从来,向来。(2)法式:标准的格式。(3)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布置布局辨析:两者都有
3、“安排”“排列”的意思,但词语使用的对象和词义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布置”,根据某种需要对场所、活动、人员等做出安排。侧重于“具体的”“局部的”。“布局”,对事物的结构、格局进行全面安排。侧重于“全面的”“全局的”。例句:6月6日上午9时,北京市各高考考场全部布置完毕。下午各个考场接受验收后,将被贴上封条。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短视频应用在国际互联网巨头短视频布局中,凭借其先发优势,在当下市场中备受瞩目。(2)发掘挖掘辨析:“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挖掘”,一般指把深藏的东西找出来,使它显现,宾语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句:云南考古人员正在对一个距今2 000多年的青铜时代早期
4、墓地开展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墓葬550余座,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3)喜闻乐见有口皆碑辨析:两者都有“爱好”“喜欢”的意思,但适用对象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多用来形容业已被人们认同的人、事、物。例句:张战翠从事城市保洁工作30多年,勤勤恳恳,有口皆碑。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快板、小品等多种文艺形式,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问题研讨【任务一】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1.本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建筑特征的科学
5、论文,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在文章结构上是怎样体现的?参考答案:思路 先总说后分说,先介绍特点,后探讨风格。结构引论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本论特征 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风格 借用“文法”和“词汇”概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结论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2.简要说明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时,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参考答案:是按照总体特征、结构特征、外观装饰的顺序展开的。一、二点属于总体特征,而一、二点因为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既涉及
6、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任务二】了解表达方式,体会写法技巧1.第1517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主要采用了比喻的方式。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确切明了,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参考答案: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66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