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探究积累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探究积累课件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寓言 四则 探究 积累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思考探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示例】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下。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 1.看寓言的题目。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可
2、以通过弄清题目的意思,明确寓意。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寓言中的某些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方法拓展 4.从分析人物形象中揭示寓意。一则寓言中,可能会出现多个人物,从不同的人物入手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寓意。5.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分析故事的发展经过,找出存在于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引出寓意。6.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寓言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寓言的寓意。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
3、其未驯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明薛瑄猫说)(中考真题)猫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真题演练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看似有优点,其实一无是处。启示:一个有缺点的人,能用他的优点为人谋事,我们应该给他成长机会。反之,那些表面看似有优点却把缺点发挥到极致的人,不光难堪大任,更可能后患无穷。【参考答案】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
4、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杞人忧天”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说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闻而传之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4.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