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第2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 2022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17 古诗 三首第 课时 上课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17 古诗三首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望天门山唐()天门中断(),碧水东流()。()相对出,孤帆一片()。李白楚江开至此回两岸青山日边来课前导入饮湖上初晴后雨生平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助学资料苏轼主要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美景的佳作。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表达了苏轼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苏轼为什么写饮湖上初晴后雨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读感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正。波光闪动的样子。品读鉴赏迷茫缥缈的样子。也奇妙。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晴天:水光潋滟雨天:山色空蒙晴天的西湖雨天的西湖“好”和“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意: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还是浓艳的妆饰都很合适。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如果。淡雅的装饰。浓艳的装饰。合适,自然。这两句描写了西湖美丽的形象,与前两句相照应。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比
3、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总相宜”既写出了西子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写出了西湖景色美不胜收。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和西子都在浙江一带,而且名字中都有一个“西”字。西湖和西子都十分美丽,无论怎样打扮都能展现出迷人的姿态。西子是古代的绝色美女,用西子比喻西湖,更能突显西湖之美。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再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说说西湖的景色奇在哪里
4、呢?雨天晴天淡妆浓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我们要如何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雨天和晴天西湖的美景。朗读时语气柔和,表现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情。前两句中的“好”“奇”要重读,边读边感受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后两句中“总相宜”读得慢一些,边读边体会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板书设计晴:水光潋滟写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喜爱西湖雨:山色空蒙比喻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热爱大自然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高度赞美了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主旨提炼望洞庭生平介绍: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助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