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3)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3 2020 2021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课件 第二 单元 柳永词两首
- 资源描述:
-
1、柳永雨霖铃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一、诵读默写诗词,体会词人情感。二、体味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手法。三、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2、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 霖 铃初步诵读,感受氛围:凄凉、哀婉、悲伤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说一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
3、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触景生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共同感受普遍情感“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
4、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上片主要写()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之情。请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加以赏析。(可从内容、情感、意象意境、或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与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无奈与伤感离别时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营造了凄切悲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感伤哀愁的感情基调;烘托了作者心中浓浓的离情别绪。(融情入景)作用: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2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