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3)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王何必曰利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义利观,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2.培养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背景纵览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为下列加蓝词语注音。1、宋牼将之楚 2、然而不王者 3、孳孳为善者 4、蹠之徒也 5、利与善之间也kngwngzzhjin学习第一则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
2、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远:意动,以为远有以:有用来办法利:使动,使获利何必:为什么一定要亦:只是已矣:罢了何以:以何,用什么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士:古介于大夫和士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庶人: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交:互相征:索取,求取而:表承接,就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怕路途遥远前来,将有使我的国家获得利益的的方法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讲仁义就行了)(如果)大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大夫说,用什么使我的封地获利?士人和平民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己
3、获利?上层下层互相谋求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乘:兵车弑:子杀父,臣杀君家:卿大夫苟:如果后、先:意动,以为后,以为先餍(yn):满足仁:名作动,有仁德而:却遗:遗弃,抛弃义:名作动,讲道义后:意动亦:只是 译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家君主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卿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家君主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国家拥有一万而大夫就就拥有其中的一千,国家拥有一千而大夫
4、就拥有其中的一百,(他们的拥有)不是不多啊。(可是)如果把道义放在后却把利放在先,(那么)大夫不杀死国君夺取他的利益就不会感到满足。没有一个有仁德却抛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自己的国君放在后的人。(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在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讨 论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餍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4、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举例论证举例论证仁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88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