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3

类型【精品】小升初语文国学经典课件-06 孔子与孟子-人教部编版(共63张PPT).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36736
  • 上传时间:2025-11-07
  • 格式:PPTX
  • 页数:63
  • 大小:6.1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精品 【精品】小升初语文国学经典课件-06 孔子与孟子-人教部编版共63张PPT 小升初 语文 国学 经典 课件 06 孔子 孟子 人教部编版 63 PPT
    资源描述:

    1、孔子与孟子国学经典第六讲 精 品 资 源 目录孔子的生平经历孟子的生平经历孔子与孟子 论语与孟子后世纪念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思想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孔子简介被世人称为“圣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朱熹吾十有五而志于

    2、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颠沛流离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 贵族出身 早年经历 步入仕途 周游列国 返回鲁国55岁68岁51岁0岁20岁起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人,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其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

    3、、琉球、日本、越南、东南亚等有深远影响,此等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在某些宗教中也被视为神祇。,夫子洞当年的仲尼出生的山洞龙生虎养鹰打扇母亲颜徵 孔子为鲁国人,远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后,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叔梁纥与原配施氏连出九个女儿,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七十二岁时三度娶妻,娶了十八岁的颜征在来源请求,由于婚姻不合礼制,被史书称为野合,约在鲁襄公廿二年(前551年)生下孔丘。颜征在曾私下至尼丘山祭祀尼丘山神以求子,故取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天生神力,可以“力举城门”,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

    4、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据民间传说孔子的出生也很不平凡,出生之时,头顶向下凹陷,故取名曰“丘”。这当然是不严谨的说法,先不说孔子是否因此得名孔丘,单是头顶凹陷就有点玄乎。因为在现在的观点看这绝对不是什么异象,而是新生儿严重缺钙的表现。这样的新生儿一般智力都有点问题。然而事实上恐怕没人敢说孔子是“脑残”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

    5、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仓皇逃回鲁国。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但孔子也因此与“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

    6、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结下了仇怨。鲁定公13年,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颜渊)、闵损(闵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予(宰我)、端木赐(子贡)。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冉有)、仲

    7、由(子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义利之辨杀少正卯孔子学琴藏书始祖孔子相师孔子轶事孔子的性格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

    8、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孔子政治思想的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

    9、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

    10、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孟子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孔孟”。有孟子一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

    11、,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下。孟 子与孔子并称“孔孟”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早年受教游说齐宋奔赴魏国 二度奔齐 再游宋国 去宋赴鲁大约45岁52岁54岁60岁60+岁孟子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性善论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母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的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孟母三迁 孟子受教 断织喻学 杀豚不欺子 始作俑者 五十步笑百步 一曝十寒轶事典

    12、故孔子与孟子 贵族出身 早年经历 步入仕途 周游列国 返回鲁国 卒葬泗上 早年受教 游说齐宋 奔赴魏国 二度奔齐 再游宋国 去宋赴鲁VS孟轲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邹国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孔丘孔子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春秋十翼VS论语与孟子1、论语和孟子简介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3、论语孟子中的成语4、论语孟子中的名言孔子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

    13、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原本自秦代便已失传。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论语体式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

    14、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政治家)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15、。论语的影响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2)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

    16、行的一部书。孟子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孟子的影响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1)孔子的主要思想(2)孟子的主要思想(1)孔子的主要思想a、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仁”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

    17、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b、孔子的伦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c、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对鬼神表示诚敬,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他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d、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学;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他主张学思并重;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杏坛讲学图(2)孟子的主要思想a、性

    18、善学说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良的本质构成了四种道德品质,即:仁、义、礼、智。b、“仁政”思想“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根本的“民本思想”。c、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3、论语孟子中的成语(1)论语中的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废寝忘食(2)孟子中的成语舍生取义、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论语孟子中的名言(1)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2)论语关于

    19、学习方面的名言(3)孟子中的名句(1)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论语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F.

    20、F.为人要光明磊落为人要光明磊落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C.C.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不应强加于人不应强加于人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A.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向别人学习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E.E.对人要守诚信对人要守诚信B.B.做人要有忧患意识做人要有忧患意识H.H.兴趣是学习最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的推动力D.D.准备充分才能做事完美准备充分才能做事完美G.G.要管好别人首先要要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孔子名言(3)孟子

    21、中的名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名言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5.仁者无敌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8.养心莫善于寡欲A.A.修养心性的办法最修养心性的办法最

    22、好是减少物质欲望好是减少物质欲望C.C.不要对书本知识不加分析不要对书本知识不加分析D.D.每个人都有同情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B.B.仁爱的人所向无敌仁爱的人所向无敌E.E.做人要有忧患意识做人要有忧患意识F.F.爱别人、尊敬别人才爱别人、尊敬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会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G.G.凡事要有规则约束凡事要有规则约束H.H.不将责任推给别人不将责任推给别人后世纪念4、孔庙、孔府、孔林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孔庙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孔府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孔 林孔林位于曲阜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孔子学院孟子故居谢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爱经典学经典 精 品 资 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精品】小升初语文国学经典课件-06 孔子与孟子-人教部编版(共63张PPT).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673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