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语文教案:2.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北京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用的词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1、课文第一段文字2、练习中的关键词语三、教学设想本文是阅读篇目,课时少,主要是把握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文体介绍: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
2、了这篇演说辞。不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哪位同学试着给我们说说悼词的特点。学生答,教师补充: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对死者的悼念。2、课文有关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二、投影展示教学目标三、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全文,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特色专题:读文省识春风面探骊得珠品贤俊——传记整体阅读.ppt
